第二五六章 哥萨克的末日(2 / 2)

这支队伍是沙俄开拓远东的主力,尤其是在征服蒙古人方面,这些哥萨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

能够在马背上征服蒙古人,才算是真正地征服他们。</p>

现在淮海军将这些哥萨克打败了。</p>

那么在这些布里亚特蒙古人看来,他们就是新的征服者。</p>

一匹外来的公狼打败了狼王,那么它自然就要成为这个狼群新的头领。</p>

狼群不管谁来做他们的头领,他们只要自己的头领比自己更强就好了。</p>

因为只有首领才有包围狼群领地的义务。</p>

就像贝加尔湖东岸的这些布里亚特蒙古一样。</p>

哥萨克统治他们,他们就为哥萨克服务。</p>

现在淮海军占领了这里,那么这些人就顺理成章地改换门庭。</p>

当林威带着人打进乌兰乌德城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投降的就是城中的活佛。</p>

与其说这里原来是哥萨克统治,不如说是这些活佛统治着牧民,而哥萨克统治着活佛。</p>

这里蒙古人的生活条件比南方的同族要苦的多。</p>

但是呢,他们对佛教却比那些南方的蒙古人更加的虔诚。</p>

他们愿意将自己仅剩的一点点救命食物献给佛。</p>

林威对于这样的管理模式没有什么看法,这样反而省了他很多的麻烦。</p>

林威去乌兰乌德城中的寺庙上了一炷香,他就成了活佛的护法。</p>

布里亚特的各个小部落的头人,则当着佛祖的面发誓忠于淮海军。</p>

他们不知道淮海军是什么,他们只知道眼前的这些穿着花绿色军服的士兵极为凶悍。只要看到这样的士兵就表示臣服便可以了。</p>

这里的蒙古很穷,能够敬献出来的只有肥羊了。</p>

不过这里的羊比南方的羊更肥。因为这里的冬天更加的漫长,秋膘贴的少的羊是存活不到来年的。</p>

活佛不吃羊肉,只喝奶,牧人们吃羊肉的时候还要向佛祖忏悔一下。</p>

淮海军的将士吃羊肉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p>

只是这些蒙古女人烤出来的羊肉没有那么多的调料。</p>

长城公司的商队还没办法到达这里。</p>

俄国人将这里当作自己商品的倾销地,并不欢迎汉人商队的到来。</p>

乌兰乌德城内大多是俄国的木制小楼,至于那些蒙古人,他们只能够在城外搭建帐篷。</p>

布里亚特蒙古是很好的仆从,吃饱了羊肉,有些将士还被拉进了牧女的白帐篷。</p>

对此,林威并没有阻止,这是蒙古人的习俗。而且他的兵力很充足,已经留下了值守的军士。</p>

让这些年轻小伙子帮蒙古人改善改善基因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p>

后世的时候,这些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蒙古人长得越来越想俄国人,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样被一步一步改造了基因。</p>

这里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背靠贝加尔湖,还处于一处河谷之中,紧挨着色楞格河,周围的森林资源很丰富,而且周围还有很多的岩石山,能提供大量的石材和木材,适合城市的扩张建设。</p>

而且据这里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叙述,此处到南边的恰克图非常的方便。</p>

可以说乌兰乌德恰好是在一条南北的商贸交通线上。</p>

淮海军的商队就经常去恰克图跟沙俄还有蒙古人交易。</p>

这个名字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有茶的地方”,在1727年雍正年间,沙俄河清政府在那里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双方约定以恰克图河为界北边归沙俄所有。</p>

从此恰克图被沙俄占有,成为了沙俄和满清的重要贸易地点。</p>

林威将自己的地图摊在了桌子上,从乌兰乌德德位置向南边画了一条线。</p>

然后招来了他的副师长高云。</p>

“高云你带上一个骑兵团往南边去,将恰克图给拿下来。”</p>

“是,师长。”高云非常兴奋,在林威的手下,他只能够打打下手,作为一名淮海军军校自己培养的骑兵将领,高云非常地渴望能够独当一面。</p>

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如何能让他不兴奋呢?</p>

恰克图是沙俄的重要边贸城市,此战必然会收获不菲。</p>

“高云,你到了恰克图外围之后,可以派人去跟城内的长城公司商队联络,那个城市的位置非常有价值。”</p>

“以后我们可以通过那里跟蒙古人交易,也可以从那里出发征去服外蒙古。”</p>

林威觉得应该将自己黑龙江军区的驻地放在尼布楚了。原来的策略是以尼布楚作为对抗今后俄军反击的第一条防线,现在看来这样并不妥当。</p>

林威到这里亲身体会了才发现,将对抗的战线摆在乌兰乌德和赤塔更好一些。</p>

因为离开这两座城市,沙俄的军队到了月亮湖以东就没有可以补给的大型据点了。</p>

这势必会增加俄军后勤补给的难度。</p>

相应的淮海军则可以依托尼布楚这个后勤中心,在赤塔和乌兰乌德同俄国人对抗。</p>

到时候即使战斗不力,也有撤退的空间。</p>

至于董书恒那边,林威会写一份报告派人送过去。不过他相信总统会同意他的建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