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李存文的选择(求票!求订阅!)(2 / 2)

湖州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税负能够足额地上交。现在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已经没有几个州府能够足额上缴税赋了。</p>

很快湖州的知府就因为这份政绩被提拔了。府中功劳最大的李存文自然而然地接任了知府之位。</p>

李存文接任知府之后在湖州各地安插自己的亲信,很快掌控湖州。</p>

其中有一些人甚至事淮海军派给他的。</p>

这个时候淮海军已经形成气候,不再是一个小势力了。</p>

正是在这个时候,淮海军派出牛杰带着一帮子军官到湖州帮助李存文组建团练。</p>

李存文此时已经跟淮海军的势力完全捆绑在一起了。</p>

湖州地方官府自筹资金组建团练得到了浙江巡抚的大力支持。</p>

湖州可是浙江西北面的门户,离着太平军可是近的很。</p>

湖州团练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两千人。只在湖州境内活动,缴了几次匪,渐渐打出了名声。</p>

后来周围的州县有压不下的匪乱,也都来找湖州的团练。</p>

要说着淮海军练兵可真有一套。</p>

李存文是知府,又是淮海军的合作伙伴,自然是可以去看看这支团练怎么练兵的。</p>

他们全部使用火器。一个庄稼汉子几天就能够学会怎么使用。主要的时间,他们都是在锻炼士兵们的队列。</p>

他们甚至还教授士兵识字,让他们背诵条例。</p>

作为一个地方官,李存文自然知道一些练兵的事情。但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淮海军这样练兵的。</p>

淮海军能够崛起的那么迅速,应该跟他们的练兵之法也有关系吧。</p>

等到淮海军完全占领了两江之地后,再加上淮海军在直隶的一场武装大游行。</p>

李存文不傻,他知道淮海军已经完全走上跟朝廷对抗的第一线。</p>

现在太平军分崩离析,朝廷必然会把矛头对准淮海军。</p>

李存文知道,董书恒也很快会有动作。像董书恒这样的人在史书中称为枭雄,有几个枭雄会坐以待毙呢?</p>

果不其然!</p>

淮海军在湖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军,湖州的团练被扩充到了五千人。</p>

这个扩军的理由自然要他这个知府去头疼。</p>

这次扩军,淮海军不仅派来了军官,还派来了很多的士兵。</p>

李存文知道,这是淮海军担心,这支军队中如果主要都是当地人的话,不便于管理。这是很简单的平衡之道。</p>

第二步,淮海军派出了大量的官员到湖州,这些人自然是以李存文幕僚的身份安插到湖州。</p>

李存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早已经做好了选择。</p>

他一直在学习淮海军的管理方式。既然要跟着淮海军混,他肯定不甘心于做一个工具人。</p>

对于淮海军派给他的那些幕僚,他都以礼相待。</p>

而且能够做到虚心向他们请教。</p>

不仅在他身边有淮海军的幕僚。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这些人安插到底下的各县担任吏员。</p>

还有各地的巡检守城兵丁全部都换成了淮海军的人。</p>

现在的湖州除了几个不大管事的知县以外,基本上已经被淮海军控制,只要董书恒一声令下,湖州便可以易帜。</p>

对于李存文这个人,董书恒没有什么接触,但是从底下的人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位有能力的传统文人。</p>

能够那么年轻就考中进士,说明他有能力。在官场上打拼这么多年,步步高升,说明他有经验。</p>

同淮海军合作了这么久,而没有被清廷注意到,说明李存文这个人办事缜密,知道变通。</p>

如果这个人在这次占领浙江的过程中,能够做出令他满意的表现。</p>

董书恒不介意在今后重用此人。</p>

李存文同样也存在了这样的心思。他的族弟在董书恒身边呆了一年多时间,最近已经成了淮海军军政府袁州府的负责人,跟自己的这个知府一般。</p>

要知道自己的那个族弟只有二十多岁。</p>

在短短两年时间就能够从一介白身做到知府层级。这个速度着实让他有些艳羡。</p>

不是李存文自负,他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的人。现在他已经四十几岁,正是一个男人事业的巅峰。再不拼一把,就要准备养老了。</p>

他也存在着在淮海军中更上一层楼的心思。</p>

机会还是来了,淮海军终于向浙江动手了,这是他最好的机会,也是他唯一的机会。</p>

李存文知道现在湖州的团练已经改称浙江守备旅了,牛杰就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p>

李存文这次主动要求随军出征。</p>

因为他的身份对于军队顺利地攻占杭州有巨大的帮助。</p>

对于李存文的这个要求,淮海军的总部很爽快地答应了,如果李存文能够挺身而出,对于淮海军快速掌握浙江有很大的帮助。</p>

甚至淮海军可以利用好李存文这步棋兵不血刃地拿下杭州也未为不可。</p>

此时彭玉麟已经坐镇湖州,教导师除了一团以外也全部集结到湖州,现在就在等着董书恒那边的消息。</p>

常州的电报线路也拉到了湖州,在湖州有一个临时的电报站,董书恒他们出发以后会算好时间给彭玉麟这里发电报。</p>

到时候两边就能够基本做到同时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