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渗透作战(2 / 2)

乌里雅苏台的战俘营中已经汇集了五六千人的沙俄青壮。

齐彬刚刚视察了战俘营。他觉得这些战俘已经养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让他们发挥价值了。

他现在正在规划两条道路,一条将乌里雅苏台和库伦链接起来,接着再连接北边的恰克图。利用色楞格河与月湖地区联通起来。

另外一条由乌里雅苏台经过三音诺颜部连接乌兰察布再到绥远城,连通内陆地区。

这条路线上本来已经有了简易的道路。只是齐彬觉得应该将其拓宽,最起码要能够行驶马车。

像现在这样使用驼队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效率极低。

现在他能够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全都是靠着董叔恒对他的看重,所以他必须要表现出他的价值来。

外修武备,內建工业,就是齐彬的管理之道。

除此之外,他还向董叔恒要了很多新录用的官员,以建立漠北的基层管理官府。

对于东边的三个归附汗部。齐彬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

对于积极配合并且付出最多的土谢图汗部,齐彬给予的优待最多。

他动用都护府的力量,帮助土谢图汗部在鄂尔浑河的上游规划修建了一座小型商贸城池。

这里将作为东边三个汗部继库伦之外的贸易副中心。

同时还为三个汗部派去了比较强势的文官班子管理当地的民政。

不仅仅如此,对于三个汗部的军队也进行了限制。

规定了汗部的常备军队必须要接受复兴军军官的训练。

每年安排两次会盟时间,只有在会盟的时候部落才能够集结起来。

同时规定复兴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征募三个汗部的军队随军作战。

当然了,在作战期间征募的军队将由复兴军负责军饷以及补给。

同时齐彬还仿照幕府的做法,要求三个汗部汗王必须要每年到新京成述职。

汗部的继承人必须要在新京成接收华夏的书院教育。

对于齐彬的这些安排,董叔恒还是非常认同的。

这些政治上的小手段,董叔恒用的并不是很好。

但是像齐彬这样的老政客却是用的炉火纯青。关键是他们总能够把握好火候。

让这种政令执行下去,还不会引起什么乱子。

对于在漠北草原开矿董叔恒充满了期待。

以后张家口的铁路还会继续向北延伸进漠北,那时候,漠北的矿产资源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新京。支持新京地区的工业发展。

尤其是铜矿,在进入电气化之后,铜的作用将变得尤为重要。

各种电器元器件都需要铜。生产子弹、炮弹也需要铜。

如果能够自己生产,董叔恒这边不仅仅能够摆脱国外的束缚,还能够节约贸易外汇。

国外能够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如果自己有的话,董叔恒也没必要非得跟人家买呀。

反正以后整个漠北和西域一样,就是华夏国内重要的资源提供地。

董叔恒会刻意地减少内地地区的资源开采。保护内陆地区的环境。

至于西域和漠北,那里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咋地,也就无所谓破坏与否。

……

与此同时,第一师在西边也遇到了麻烦。

虽然他们的击败了柯西金的两千骑兵,但是柯西金倒是将彼得洛夫斯基的命令传达了下来。

接下来,后面的小型堡垒全部人去楼空。

而且这里的堡垒已经离西域有些远了,所以没有任何占领的价值。

第一师只能将这些堡垒拆毁。

没有了沙俄的堡垒,复兴军将目标转向了周围归附沙俄的哈萨克部族。

本来这些归附沙俄的哈萨克大小帐就是依托沙俄的堡垒寻求庇护。

当然,这些人也要负责给沙俄提供后勤补给。

东哈萨克的部族已经被清理过了。现在第一师顺着沙俄人建堡垒,已经将战线深入到了哈萨克草原的中部地区。

实际上,他们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王从志的想法和董叔恒一样,也是想要趁着冬季到来之前,尽可能地将战线再推一推,这样的来年的时候,敌人的反扑也将更加的困难。

“师长,我感觉我们得退了,我听柯尔克孜骑兵说,最近草原上的霜上的比较重。按照他们的经验,这里随时都可能下雪。”王从志的参谋长俞伟顺对他建议道。

这里的雪一旦下起来,可就不是普通的雪,这里还是高原气候为主,一旦下雪那就是暴风雪了。

他们的这次出击的时间已经很长了。王从志都不知道他们一共消灭了多少的堡垒,消灭了多少的沙俄驻军。

反正他们送回去的俘虏就有上万人了。最近袭击哈萨克的部族,又抓到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柯尔克孜游骑兵非常擅长抓捕俘虏。也许他们以前经常干这种事情。

现在左季高那边在大搞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

要不是因为左季高的命令,王从志才懒得去抓俘虏呢。还得专门分人看押或者押送回去。

不过这些俘虏在左季高看来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西域现在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建设。而复兴军自己的人必须要重建家园。

复兴军又不兴免费使用劳役。实际上每个人都没有闲着,包括百姓们都是非常的忙碌辛苦的。

复兴军的政策下来之后,百姓分到了土地,要忙活自己的土地,或者是参加官府组织的建设活动。

不管是忙自家的事情,还是去赚政府的工资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左季高现在在西域也是开矿山、办工厂、修道路。惠远城的周围更是成了一片大工地。

在城南靠近矿区的地方,一个工业园区正在建设。

左季高的胃口不小,不仅要建设西域的兵工厂,还要建造一座钢铁厂。

在轮台西北边的沙漠,一座华夏最大的炼油厂正在建设。

这座炼油厂要想建好估计也要几年的时间。之所以要建在这里,是因为在旁边的沙漠之中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油田,而且是那种非常容易开采的浅层油田。

现在炼油的技术已经研究出来了。但是油田开采的技术还非常的落后。

华夏现在也只能开采这种浅层的油田而已。

目前,董书恒能发现的浅层油田就那么几个地方。董书恒必须要全部利用起来。

之所以这么急着搞油田,是因为他的柴油机已经可以投入实用了。

:感谢5435848和小强45100的大额月票,感谢其他老爷们的支持,终于破了千票,不过是点点和企鹅加在一起的。点点单站的票还差一点。继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