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太平圣军的新统治架构(2 / 2)

“多谢上使,那本王就让军队集结了。到时候一边接收装备,一边出发。”伽罗亚说道。</p>

“嗯,就按照大王说的办。”</p>

“上使,我们反击英国人应该从哪里开始,还请上使教本王。”伽罗亚拱手请教道。</p>

李少荃是一个知兵事的人。</p>

而且在前来缅甸之前,他也被董叔恒耳提面命过。</p>

另外,他自己也研究过缅甸的山川地理以及历史知识。</p>

清庭曾经跟缅甸王国发生过多次战争。所以清庭的手中掌握着很多的缅甸王国资料。</p>

这些资料对于翰林编修出身的李少荃来说非常的熟悉。</p>

“大王,外臣觉得应该先收回阿拉干地区。那边正好跟孟加拉地区连在一起。”</p>

“到时候,英国人就只能够通过海上连接下缅甸地区了。我们也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收复下缅甸地区。”</p>

“只要远离英国人舰炮的轰击范围就好了。他们的即使能够依靠军舰坚守港口地区,在没有陆军支持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要退走的。到时候我们华夏就会支持缅甸修建海岸要塞。等到下次敌人再进攻缅甸的时候,你们就可以用岸防炮还击他们。”</p>

李少荃没有客气,他来到缅甸本来就是要主导这里对英国人的反击。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给伽罗亚画一张饼。</p>

毕竟,现在是要缅甸王国去跟英国人拼命,肯定是要给他们满满的期望。</p>

“多谢上使指教!”伽罗亚一脸感激地说道。</p>

……</p>

“笨蛋,真是一群笨蛋,竟然连一群叛军都打不过,简直丢尽了大英帝国的脸面。”加尔各答,印度殖民地总督府,布朗·拉姆齐总督正在大发雷霆。</p>

一边仆人真在小心地清理地上的茶杯碎片,然后用抹布擦拭地板上的水渍。</p>

不过原本光洁锃亮的柚木地板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刮痕。</p>

“总督阁下,这伙敌人跟我们面对的任何敌人都不一样,他们的战斗素养非常的高。而且他们装备的线膛枪竟然跟我们的不相上下。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也有跟我们差不多的火炮。”一名前方的指挥官灰头土脸地说道。</p>

大英帝国的军队是骄傲的,他们在东方还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败仗。</p>

“这不是你们失败的理由,不要为自己无能做掩饰。”布朗·拉姆齐大声地咆哮道。</p>

“总督阁下,我只是向告诉你有人在背后支持我们的敌人,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的那些装备是从哪里来的?”</p>

“总督阁下,难道要用我们一个印度殖民地的力量跟北边的那个大国直接抗衡吗?”</p>

布朗·拉姆齐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北边的那个大国一定是扮演这不光彩的角色的。</p>

但是对方毕竟没有亲自下场。</p>

这只能够通过外交上来解决。前一段时间拉姆齐已经将详细的情况报告给了国内。同时也顺带给了一份这里的情况给驻华夏的公使包令。</p>

他在文件中指出这股流窜近阿萨姆地区的叛军的情况。同时希望包令能够就此事向复兴军的进行质询亦或者是给复兴军施加一定的压力。</p>

让复兴军断绝跟这股叛军之间的联系。</p>

拉姆齐觉得,只要断绝了这伙人的武器补给,那么印度殖民地这里还是有把我自己消灭掉这伙人的。</p>

丁苏吉亚,现在是太平圣国的临时首都。石达开称之为“圣京”。</p>

此时的圣京城完全成为了一座华人的城市。</p>

大量的圣军家属都被安置在这里。</p>

让这里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披着长发的圣国子民。</p>

石达开之所以选择这各地方作为首都,而不是选择更大的古瓦哈蒂就是因为这里的安全性最高。</p>

知道现在,石达开对于完全打败英国人还是没有完全的信心。</p>

将国都放在这里就是为了跑路方便。</p>

到时候实在打不过英国人,还可以从这里逃回去。</p>

大不了就去投了复兴军。</p>

现在这里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p>

太平圣军刚刚占领了一块偌大的地盘。</p>

还是少有的富饶之地,那些跟着石达开出来打天下的人自然是高兴极了。</p>

加上这次军队有成功地击退了英国人反扑,这样大家觉得终于是安稳了下来。</p>

流浪了这么长时间,这个时候,人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安定下来。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个家。</p>

跟着石达开的手下最少的都能够分到几百亩的土地。他们甚至还能够分到几个印度奴仆帮助他们干活。</p>

是的,在阿萨姆地区,那些被圣军抓到的印度人都被贬为了奴仆,这些人帮助圣军的战士种地。</p>

这样,这些战士就可以脱离生产,成为专职的战士。</p>

石达开知道要在阿萨姆地区立足就必须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武力。</p>

而要想保持武力就必须有一支常备军力量。</p>

那么靠什么来养活这支军队呢?</p>

剥削阿萨姆地区的人民?</p>

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些人石达开要争取的对象。</p>

那么剥削的对向就只能是印度人。</p>

广大的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人口众多。</p>

而且当地的种姓制度,让这些印度人非常容易驯服。</p>

所以石达开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大量抓捕印度人,让他们成为军人阶层的奴仆。</p>

通过压榨这些印度奴仆劳动来养活军队。</p>

而通过战争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印度奴仆。</p>

这样的话,太平圣军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p>

战士们也会更加地渴望与英印军作战,这样他们就能够抓捕到更多的印度人。</p>

在这次反击战之前,陈玉成就利用英国人准备军队的时间,在恒河的中上游,大力出击。</p>

这次不仅仅抢夺财富、工厂,陈玉成还抢到了十几万的印度青壮。</p>

这些人经过关押、教育之后,会分给那些有军功的战士以及那些将领。</p>

这样在阿萨姆地区就形成了太平圣军高层为塔尖。军人阶层、普通的阿萨姆人阶层为中间阶层,印度奴仆为下层基础的社会结构。</p>

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必须要是一个三角形的分层。这样才能够稳固。</p>

今后,随着太平圣军的发展,还会形成一个军人贵族阶层。</p>

因为军人最后也会出现分化。有表现好的,有表现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