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人人都是小地主(2 / 2)

好在一路上,官府每天都能够管两顿饭。虽说吃的一般,但是至少能够吃饱,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p>

对于这个新官府,大家都是心存感激的,没别的,就是这一天两顿饭,那就能够让大家埋头跟着官府走了。</p>

不仅仅如此,在路途生病了还能看上郎中,不仅如此,还能领到免费的药丸子吃。</p>

李大郎的老娘就是路上染上了风寒。</p>

吃了郎中的药,熬上几天就好了。</p>

关外的路并不好走,很多小路都是从山间穿过。</p>

清庭在关外没有好好整治道路。</p>

以至于很多道路都年久失修。</p>

还好迁移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步行前进。</p>

不过这样东绕西绕,也多走了很多的路途。</p>

从辽东半岛的东部登陆,然后一路北行。不记得走了多少天。他们终于到达了自己的新家。</p>

李大郎一家没有跟本村的熟人分到一起去。</p>

与他分到一个屯子的另外十四户人家都是全都是陌生人。</p>

李家就他一个壮劳力,看起来似乎是屯子里最弱势的一家。</p>

官府派来的人没时间呆在一个屯子里。</p>

他们会在各个屯子来回巡视。</p>

告诉这些新移民一些规矩。</p>

比如不能在林子里面明火,否则会引起山林大火,这是的犯王法的事情。</p>

还有就是帮他们分好了每家的地界。</p>

此时已经到了夏末,来不及种植粮食了。每家只能整出少许的田地种点蔬菜。</p>

山东人种植的大葱、白菜、雪菜都是可以在冬天储存的。</p>

李大郎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打猎,会挖陷阱、下套子。</p>

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猎物相比于山东那里简直是多了去了。</p>

刚开始的时候他在林子里下了几个套子试试。</p>

没想到没几天时间就收获了几只野兔和松鸡。</p>

这些移民都很久没吃过肉了。</p>

李大郎将这些东西拾掇了一下,给全屯的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了一些。</p>

一来二去,大家吃了李大郎捕获的猎物,就会抽空过来帮他家搭手干活。</p>

李大郎家人少,老娘腿脚不好,没法下田,只能在家看孩子。</p>

平时只有妻子还有十岁的儿子帮忙。</p>

渐渐地李大郎在屯子里的威望越来越高。等到选屯长的时候他就顺理成章成了屯长。</p>

又几个月,要入冬了。田地被冻住整不了了。</p>

村子里的青壮就跟着李大郎一起进山。</p>

过年之前,他们成功地弄回来几头野猪。</p>

此时李大郎已经被推举为屯长,并且被选为民兵,分了一把燧发枪。</p>

要不然怎么能敢去猎杀野猪呢!</p>

说道开荒,可不是一间简单的事情,要不然,一年时间各家也就整了几十亩地出来呢。</p>

这第一步要先将自家的田地周围的树木荒草给收拾干净,也就整个隔离带出来。</p>

这主要是防止的烧荒的时候的将森林给点着了。</p>

灌木就不需要管了,地里成材的树木能够用的都要砍回去。</p>

虽然每家都有几十亩的林子,但是现在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的了,那就要省着用了。</p>

木材的作用多的很,最起码还能砍了卖钱呢!</p>

第二部点火烧荒,烧完了并没有完事儿,还要翻土,平整土地,去除那些残留的树根。</p>

这一步花的时间最多,这些生地都是凹凸不平的,平整土地用的时间最多。</p>

几十上百亩的大田,还要挖出排水的沟渠。</p>

所以即使赊买了一头耕牛,李大郎的速度也只能整出来四十亩的土地。</p>

剩下的三十亩地趁着去年冬天的时间简单的整了一下。</p>

今天春天忙着春耕,接下来又要照顾庄稼。李大郎都没有多余的时间。</p>

还好去年冬天的时候,李大郎打猎搞到的皮毛在镇子上卖了不少钱。</p>

今天春天,粮食刚刚播种下去的时候,李大郎就将耕牛的钱还掉了。</p>

至于种子,他准备等自家的玉米种出来之后直接拿玉米去还。</p>

“大郎啊,回来啦,快进屋吃饭吧!”在田中忙活了一天,李大郎终于回到了家中。</p>

</p>

妻子已经烧好了晚饭,玉米糊糊,窝窝头加上些腌制雪菜,就是李家的晚饭。</p>

婆媳俩正对着箩筐搓玉米。</p>

用一个扁头的铁锥子将玉米棒子从头到尾埂出一道缺口,然后的顺着这个缺口就能很容易就将玉米粒给搓下来。</p>

家中今年收获的玉米棒子,将木头建成的谷仓都给装满了。婆媳俩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玉米棒子给处理了,将玉米粒跟玉米芯分离,减少占有地空间。</p>

李大郎还要趁着冬天来临前将地给翻一遍。赶着耕牛他一天能够翻出十亩地。</p>

不仅仅如此,那些去年未来得及开荒的土地也要赶着冬天之前全部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