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长弓妙算神仙堕 短兵豨勇魑魅狂(下)(2 / 2)

兰若蝉声 扫叶僧 0 字 2021-07-11

好在林内侍三人,受那木墩雨的掩护,不虞轻易被长箭穿心。

抱大僽手疾眼快,一把抓住红羽陵仙人的尸体,连着那截红绫一齐扯了下来。

红绫的两端都被固定,

有红绫想助,稍微有些功底的练家子便不难登上方舟了。

自知没那两把刷子登舟的死士,拼死抵挡着合拢而来的魏军。

天王冉穑体一声长啸,率先踏上红绫,

紧随他身后,封魔奴,封家将,婆罗门,闾龙驹,中年女尼,快剑少年,以及若干好手都效颦昨日莫愁姑娘,滑纱而行,攀上方舟。

因为视线被侧弦挡住,柳心舞望不见绸桥,只是尝试发了几箭,

但是登桥的都是高手,飞矢难伤。

柳心舞只能作罢,集中精力,专心应付那些飞墩。

这许多好手涌进方舟,雨中便展开血腥的贴身搏杀。

以刺客的质量来看,几乎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对方不弱于婆罗门的好手,有五六名之多。

可是要说单挑放对,眼下魏王阵营还真没有谁敢夸口必胜婆罗门。

不过混战并非只逞匹夫之勇,否则魏王十八年前就已经交待了。

他既然坐在这个位置,早就见惯了这般场面,因此魏王已然可以好整以暇保持风度。

但王神念则不同,他职责所在,必须严阵以待,半点马虎(www.shuxie8.com)不得,

“举铙铩!”

“诺!”

随着王神念一声令下,暗铙铩部齐齐应是,声音如出一口,动作也是整齐划一。

他们伸手解下背后圆盾,那金属小盾竟是双层,可以一分为二,和统一制式的藤甲配合,轻易便能安装在在小臂上。

随后他们再自背后抽出双铩,短铩刃如新月,握柄却不似寻常刀剑顺着刀身方向,而是如旋棍一般侧向生出。

这样的弧形刃,既方便旋转,又可以在盾牌的压制下,借用小臂的力量猛劈,弥补了常人腕力的短板。

鬼面黑胴,铙铩俱明,王神念带着众人往那里一站,便是杀气腾腾,气势上先强了几分。

可是亡命之徒,何惧死耶?

最先发起冲击的,并不是刚刚跃上方舟的那些刺客,而是混在贵客席中的一些细作。

他们当中有宫人,杂役,甲士,四夷宾客,猝起发难,顿时伤了不少外围兵卒。

大连翮祖不知又从哪里爬了出来,混在细作队伍里。

庆云向他的身边扫了一眼,不禁又是一怔。

》敲黑板时间《

这一节当中出现了自走机械。在中国历史中从来就不缺乏有关自走机械的传闻,比如先周匠师偃师,比如墨子,公输般。所以在文出现这种机械大家也不要惊讶。这些机关木墩出自何人手笔呢?当然也是大有来头的人物,而且他的名字已经在文中出现过。但是笔者只要不解密,各位看官那是一定猜不到的,这个梗用得实在太生硬,太狗血了。

接下来我们再点一位龙套,羽陵仙人。北魏时期高丽官至分十三等,仙人与褥萨凡并列为第十三等,这的确是事实设定。《周书·卷四十九》: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乌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

你看,东北人管大佬叫大哥,那是有历史渊源的!人家大兄弟是二品官呢!

哎?等等,怎么是东北不是某国?拜托,研究一下古代地理和考古,南北朝时期的高丽国和现在的半岛国家有什么关系?不过后来半岛流行花郎文化,他们的首领也叫国仙,大抵是一个意思。至于羽陵部投高丽,也是北魏年间发生的史实,《通典》:魏太武帝真君以来,岁贡名马,于是东北群狄悉万丹部、阿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黎部、比六于部各以其名马文皮入献,皆得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闲。其后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寄于高丽。

讲完龙套说正事,我们的暗铙铩部队,之前我们就埋过伏笔,说这是一支传统比衔枚更加悠久的隐秘部队。本节终于解放完全状态,好霸气啊。看过《斯巴达300》的朋友们一定对波斯薛西斯王座下的长生军印象深刻,那样的面具,胴甲和插刀方式,这不是……日本武士文化吗?是,也不是。是,因为这搭配风格却实和日本武士文化很像,但薛西斯纵横中亚的年代,日本原住民还在给绳子打结呢!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一东一西两个地区有如此相似的武道文化呢?我们可以展开来看。

金属面具,在中国史前古蜀文化就得到广泛应用,殷商时期也盛行此道,中国考古学家在殷妇好女将军墓中就发现不少青铜面具。

染色胴甲,秦人善之,以黑为肃,为德。

所以带面甲的具足步兵,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波斯更早,殷商,先周甚至史前就有相应实例了。

暗铙铩,本来是波斯长生军的本名对音。但其实这只军队的本名并没有通过波斯语记录下来,而是以θνατοι的对音出现在希腊典籍里。因此欧(www.vkzw.com)洲史学家也曾经一度怀疑过这个名字究竟是出自anaua还是aniya。其实他们不用怀疑,研究中文对音,更适合这个名字。暗,是取其隐秘,黑甲的寓意。铙,是圆形薄边金属器皿,有柄,可做乐器,也可为武器,等同于我们文中刃盾的设定。铩,这种先秦武器在汉代已经弃之不用,本身就很有学术争议,但却是我们理解暗铙铩文化的关键。

《说文》:铩,铍有镡也。镡,剑鼻也。云铍有镡者,则知铍有不为鼻者矣,如刀裝之铍不为鼻者也。贾谊曰: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张衡曰:植铩悬瞲,用戒不虞。曰长曰植,则铩有柄,有柄故不为鼻。薛综解一曰铤,似两刃刀。铤伟其上出之锋也。淮南书:飞鸟铩羽。许注曰:铩,残也。左思赋亦曰鸟铩翮。此等铩字乃引申之义。铩可残羽,故凡见残者曰铩。公羊作摋:宋万臂摋仇牧,碎其首。何云:侧手击曰摋。

总结:

1.说文原典称铩是有剑鼻的双刃刀。 .

后人根据《过秦论》和张衡所言,长铩,直铩,认为铩有长柄,不该有鼻。

3.薛综认为铩是三尖两刃刀

4.铩是一种非常霸气的兵刃,极易致残。因此铩羽,引申其意为致残。

5.又有一说,侧手击曰摋,铩。殺为杀繁体。

求同存异。铩应该是双面弧形刃,侧持侧击,极其凶残。长铩是加了长柄的另一种兵刃,弧形刃加柄,类似现在二次元常见的死神之镰。这种兵器在秦军中非常常见,后来因为太过残忍而被弃用。但是它留下的致死致残的刻板印象,远慑欧(www.vkzw.com)洲,至今不绝。欧(www.vkzw.com)洲人为什么会恐惧这种被弃用的东方先秦兵器,附之以死神文化元素呢?在这本书的后半段会讲解原委。

总之,暗铙铩是指黑甲遮面隐于暗处,持盾利刃,进行无情砍杀的神秘之师。这种文化影响了中国东西两邦,从语言学上,也只有用汉语才能完美为其溯源。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