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节 一桌好菜慢慢吃(1 / 2)

 因为对是否能招降王继昭没把握,所以,李煜原先的计划,是要假称王继昭尚未赶回勉县,用假军令,将兴元府的援军,分批调动,在仓迷山,利用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争取消灭援军前部,然后再和勉县的黄石、张江两个营,前后夹击,全歼援军主力。看了又看小说网

这样,不但每次接战的军力上,自己都是以多打少,以暗打明。而且还能在有利己方的前提下,磨练一下队伍。毕竟这支队伍,虽然几经扩充,不断编练,但实战经验却是缺乏的很。

没想到,王继昭降了,彻底投效了,敌军主帅变成了自己人,这仗怕是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了吧?

看着罗隐的快马军报,李煜颇有些郁闷,很有点用尽全力却一拳打空的感觉。

这仗该怎么打?

按照罗隐的建议,是将全军调到勉县附近,待援军到齐,让王继昭将援军将佐调入城中一网打尽,然后再大军出动,逼降群龙无首的援军各部。

按这个建议,只要王继昭真心投降,成功吃掉援军的可能性,那几乎是百分之百。

但也有弊,那就是勉县毕竟临近兴元,四千大军,和己方不相上下,万一有人漏网,则天策府的实力和行动,将立刻被兴元府察知。肯定马上面临决战的局面。而自己的部队,却都是刚刚收编,未经大战的菜鸟将领统帅的菜鸟部队。是否具有相应的战斗力,还真不好说。

况且,其中还有一个变数,那就是王继昭。万一王继昭捣鬼,暗通了消息,就算是王继昭没事,这等候上一两日,万一露出了什么破绽,让援军察知了实情,那自己这边措手不及,怕是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人心隔肚皮,不可不防呀。

不过,这个变数的顾虑,李煜也就是自己想想,当着别人那是打死也不会说出来的。

招来随行众将,给大家读了罗隐的军报和计划,李煜让大家各抒己见,商议该如何取舍。

能参与军议的众将,周宝、周灿、张果乃是老部下,海涛和韩庆,就只能算是新人了。这心思可是各有不同。

周灿此次出征,深入敌营,孤身入凤州,功劳之大,无人能比。周宝为军中首将,办事当然是大处招眼,因此这想法,都是从如何能更好的获得胜利的角度去考虑。

海涛和韩庆则不同,海涛升职之后,还未战场立功,这心里很怕别人说自己是投机取巧才得汉王赏识,因此这心里,始终琢磨着是自己如何能杀敌立功,也让别人服气自己的武勇。

至于韩庆就更是希望能有机会冲锋陷阵,好在汉王帐下站稳脚根。

所以两人听到罗隐的计策,这心里,除了佩服汉王的布局和谋划之外,就都是失望了。

听汉王的意思,对这个计划并不是非常满意,两个人心里一下子热火起来,恨不得立刻建议,还是把援军放过来好好打一仗。

只是有周宝、周灿在前,两人却不好抢先,只是这眼睛都热切看着二人,希望两人能说出自己想要听的话。

周宝思索一会,道:“长史之策虽好,确有隐忧。以末将之见,还是双策并用的好。”

“细细说来听听,如何双策并用?”

“将敌援军,调为两拨,一拨就然原将佐统带,先行出发,我军一部,堵住进退之路,将其困在山中。然后集中大部军力,用长史之策,一举将后队吃掉。回头再收拾敌军前队”

李煜看看众人,问道:“你等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