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战前会议(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周渝生终于松了口气,至少已经有一艘潜艇进入日本海。</p>

半个时后,第二艘潜艇出现在见岛北面大约八十公里处,是一艘o4o型潜艇。</p>

两艘xg能先进的常规潜艇均已进入日本海,而且离开了日本领海。</p>

又等一个多时,在第四颗光学侦察卫星即将离开日本海上空的时候,两艘o39型潜艇才浮上海面,出了信号。</p>

这两艘潜艇都出现在关门海峡北面,刚刚离开日本领海。</p>

更重要的是,两艘潜艇均浮上海面,伸出了通气管。</p>

显然,两艘没有系统的常规潜艇在离开濑户内海时耗光了电能,不得不浮上海面为电池充电。</p>

这个情况,没有出周渝生的预料。</p>

中校</p>

联系海军司令部,出作战指令,让它们预定海域航行。周渝生叹了口气,保持通信联络,我会尽快拿出作战计划。</p>

通信参谋没有多说,立即给海军司令部的潜艇通信中心打了电话。</p>

周渝生早就拟定好了作战计划,只是决定怎么打的不是他,而是黄峙博。作战会议结束之后,他才会向参战潜艇下达命令。</p>

黄峙博亲自召开战前会议,就是为了确定整体作战行动。</p>

主持会议的不是黄峙博,而是杨禹方。</p>

按照计划,将由空军承担前期突击任务。因为要尽快确定下来,所以杨禹方没有耽搁时间,会议开始后,直接介绍了由志愿军司令部拟定的作战方案。我们先出动刚刚引进的迷g31,对联军的预警机起突击,迫使联军出动更多兵力保护预警机,把防空力量集中到半岛东部。因为联军运输船队即将到达永兴湾,所以我们调整了作战方案,在空中突击展开之后,由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攻击永兴湾里的运输船只,给联军造成假象,同时迫使联军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到永兴湾附近。</p>

这是一个很好的诱敌战术。黄峙博点了点头,让杨禹方说下去。</p>

前期突击期间,我军的侦察机会深入日本海,并且在侦察机后方部署攻击机群,迫使美军航母战斗群启动远程防空警戒雷达。杨禹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二部提供的情报没有错,航母战斗群在郁陵岛附近活动,那么我们部署在图们江北岸上空的电子侦察机就能确定航母战斗群的大致方位。</p>

由空军起突击黄峙博问了一句。</p>

不,由导弹部队先起突击,用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弹道导弹,摧毁美军战舰上的电子系统,包括防空雷达火控雷达卫星通信天线等等,使航母战斗群丧失防空能力,然后再起攻击。</p>

黄峙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杨禹方的意思。</p>

因为美军增强了防空力量,已经有部分f22a部署在韩国,f15机群的规模也得到扩充,所以在我们的攻击意图表露出来后,美军会加强防空投入,而我军的攻击机群必须错过电磁攻击,以免造成误伤。</p>

你的意思是</p>

严格说来,很难通过空中打击击溃航母战斗群。只要联军及时调整防空部署,我们的攻击机群将在外围遭到拦截。</p>

黄峙博立即锁紧眉头,但是没有言。</p>

我们采取的战术是,用无人驾驶的战斗机冒充攻击机群,引诱联军的防空战斗机对其进行拦截,然后向交战区域射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弹道导弹。</p>

杨禹方这么一说,连周渝生都吓了一跳,因为这不在最初的计划之中。</p>

虽然这么做,会让我们损失很多战斗机,而且为了骗过联军,我们必须使用j等主力战斗机,但是这能确保打掉联军的主力防空战斗机,为后面的战斗铺平道路,也为我们夺取战役制空权打下基础。</p>

上校,你能说得更详细一些吗徐褶涛忍不住问了一句。</p>

与最初的计划一样,承担主要攻击任务的是潜艇,而不是战斗机。杨禹方朝周渝生看了一眼。</p>

已经有四艘潜艇进入日本海,其中两艘常规潜艇离战场较近。如果能够成功突破航母战斗群的反潜网,一艘潜艇就能击溃整支航母战斗群,至少能够让三艘大型航母遭到灭顶之灾。</p>

徐褶涛点了点头,又朝杨禹方看了过去。</p>

电磁打击之后,潜艇突破反潜网的把握非常大,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联军会不会增派反潜巡逻机。杨禹方叹了口气,说道,因为提前十二时起攻击,所以只有三百枚弹道导弹完成了改装,仅能进行三次全面电磁压制。</p>

上校,你的意思是</p>

如果联军出动了反潜巡逻机,我们就得夺取局部制空权,确保参战潜艇能在完成攻击行动之后顺利撤出。为此,我们得打掉联军的制空力量,让联军无法为反潜巡逻机提供空中掩护。</p>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由空军承担主要打击任务通过视频电话参加会议的廖文纲问了一句。</p>

前期打击中,将动用上百架作战飞机,还得出动数十架无人驾驶战斗机,空军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主要打击任务。</p>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打击方式,只是我们的损失也将非常巨大。</p>

与损失比起来,收获的战果更大。</p>

那我们的目的就不是击溃航母战斗群,而是歼灭航母战斗群</p>

黄峙博为反击战役下了定论,也把重担压到了杨禹方与周渝生的肩膀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