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暂定十月十五(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问题最为突出,过于巨大的作战伤亡,已经对基层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影响。</p>

黄峙博专门过去视察了情况,官兵的情绪还不错,只是都希望得到补充。</p>

这不是过分的要求,而是现实中的问题。</p>

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基层连队中,一些连只有不到三十名官兵,连正常情况下的一个排都不够。此外,新补充的兵员严重缺乏实战经验,一些不到二十岁的新兵,甚至没有掌电脑}访问整理握足够的战斗技巧。</p>

让三个集团军打主力,确实勉为其难。</p>

可是与基层情况相反,三个集团军的高层军官都非常积极,而且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是志愿军的绝对主力。</p>

黄峙博回到新义州后,连续几天都在应付三个集团军派来的请战官兵。</p>

官兵积极是好事,可是得量力而为。</p>

除了这三个已经参战的集团军,其他四个集团军的兵员都很齐备,第二十四集团军的装备改造工作也已完成,只是四个集团军都没有实战经验,特别是刚刚抵达的三个集团军根本不熟悉朝鲜的情况。</p>

让它们打主力,黄峙博确实不大放心。</p>

沉思了好一阵,黄峙博才开口说道:先不管这些,确定怎么打之后,再决定由谁来打主力。</p>

进攻方式无非两种,一是正面强攻侧面突破,二是侧面强攻正面突破。</p>

黄峙博点了点头,又思考了起来。</p>

第一次战役之后,战场局势变得对志愿军非常有利。联军没有从西线撤退,使其西部战线成了突出部。如果联军有能力赶在志愿军之前发起进攻,这是好事,因为可以从侧翼攻击志愿军的防线,甚至从熙川方向发起突击,一举切断东部战场上,三个主力集团军的后勤保障线。</p>

题是,如果联军没办法抢先发起进攻,这就不是好事了。</p>

在侧翼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联军很难在正面防线上坚守,甚至不得不把主力部队放到侧翼防线上。</p>

对志愿军来说,这等于多了一个突破口。</p>

作为进攻者,这绝对是天大的优势。</p>

多的突破口,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只要兵力充足,志愿军甚至能把佯攻当主攻打,争取多点突破,然后用快速穿插分割联军主力部队,力争在一场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p>

事实上,这正是黄峙博的想法。</p>

随着三个主力集团军到达,志愿军的兵力已经不成问题,甚至还有多余的。</p>

要想打好第二次战役,关键得看如何利用这些兵力,以及如何形成大纵深突破,也就得精心策划战术行动。</p>

沉思了很久,黄峙博在铺开的地图上敲了敲。</p>

了眼黄峙博敲打的位置,戚凯威皱起了眉头。</p>

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你按照这个想法拟定草案,具体怎么打,还得看情况。黄峙博又点上了一根烟,说道,你得催催李明阳,让二部尽快提供联军的情报,特别是美军主力部队的部署情况,以及联军的后勤保障情况。拿到情报后,我会召开战前会议,再决定怎么打。</p>

行,我尽快拟定草案。</p>

多做几手准备,别吊死在一棵树上。</p>

戚凯威笑了笑,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p>

在第一次战役中,黄峙博已经用行动证明,他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指挥官,因此在要求参谋制订作战计划时,也要以灵活为主。这种指挥方式,也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大规模电磁战中,后方指挥官很难知道前线的情况,战役进程也不见得完全符合计划,所以需要用灵活的计划来应对层出不穷的变化。</p>

把计划定死,只会自食其果。</p>

等戚凯威出去,黄峙博先给陆风烈打了电话,汇报了情况,即暂定在十月十五日发动第二次战役。随后他又给李国强打了电话,希望二部能在情报工作上加把劲,尽快摸清楚联军的底细。</p>

只是,联军会束手待毙,等着志愿军打过来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