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反击(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此外,美军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中消耗了一百五十万吨弹药近两百万吨粮食与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燃油。</p>

这些都是钱,都得由联邦政府买单。</p>

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之外,更不能让美国接受的是同样巨大的战争伤亡。</p>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美军的统计结果以及志愿军在谈判中给出的美军战俘名单,可以大致计算出,把失踪人员包括在内的话,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超过三万人。</p>

这是个什么概念</p>

在持续了十多年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也就阵亡了一万三千多人。</p>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个伤亡数字不算大,甚至比不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但是仅仅打了不到四个月,如果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持续三年,美军阵亡官兵数量肯定会超过十万人。</p>

对美国来说,阵亡十万人,绝对不是小事。</p>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前线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总共o不到四十万。</p>

如果美国在一场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阵亡十万人,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民众将谈战色变。</p>

只要再持续半年,第二次朝鲜战争就会超越越南战争,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p>

博茨曼心里非常有数,林德伯格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打得结果如何,总统都会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p>

当初,林德伯格把他派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局面,然后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p>

题是,博茨曼没能扭转战局。</p>

虽然现在的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他的到来,已经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开城战役之后,如果不是他,而是由阿伦或者杜立德指挥联军,就会趁势发起反击,现在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打下首尔,青瓦台成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寓所。但是现在的结果,不足以让林德伯格满意,连博茨曼都无法接受。至少得把志愿军赶回去,在第二次战役后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p>

在组织反击行动是,博茨曼选择了两条进攻线路。</p>

一是让第七步兵师在春川正面发起反击,牵制住第四十七集团军,争取让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二是让第二步兵师从议政府出发,向抱川与梁文里推进,直接攻打由第十三集团军守卫的铁原。</p>

如果能够达到目的,特别是第二步兵师能够取得突破,就能迫使志愿军后撤。</p>

只是,进攻的难度非常大。</p>

先是,第七步兵师作为轻装部队,即便在重建的时候增加了一个装甲旅,在兵员素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否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住第四十三集团军是个很大的问题,至于迫使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更是希望渺茫。</p>

其次是,第二步兵师需要奔袭六十公里才能到达铁原,虽然在此之前,没有志愿军构筑的防线,但是铁原是第十三集团军重点守卫地区,还能依托三八线北面的平康,第二步兵师不见得能够一举夺魁。</p>

大的问题,还是糟糕的道路交通。</p>

这两条进攻线路,几乎没有交汇点,因此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很难相互策应,只能各自为战。此外,第二步兵师的进攻线路非常单一,如果在铁原受阻,除了撤退,就只能以野外行军的方式攻打金化。</p>

械化部队离开了公路,等于水流离开了河道。</p>

没有公路做依托,机械化部队的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就算能打下金化,也会像打到席屯里的美军那样,被志愿军围歼。</p>

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p>

要在十二月四日发起进攻,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也就只能采取这套进攻战术。</p>

当天上午,联军出动了上千架战斗机,对志愿军的防线进行了狂轰滥炸。</p>

因为春川受到威胁,联军半数前沿空军基地被撤消,所以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战斗机数量骤减了三分之一,能够出动的战斗机数量大幅度降低。为了加大空袭力度,联军只能在后方部署更多的轰炸机。</p>

事实上,在无法进行近距离空中打击的情况下,轰炸机的作战效率比战斗机高得多。</p>

按照美军统计,一架轰炸机顶得上六架战斗机,而机场占用率仅相当于三架战斗机,因此机场利用率是战斗机的两倍。</p>

为了迷惑志愿军,联军几乎轰炸了志愿军的所有防御阵地。</p>

直到下午,联军才开始重点轰炸春川北面的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为发起地面进攻做准备。</p>

傍晚,第七步兵师率先发起进攻,吹向了春川反击战的号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