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扫帚星(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要知道,黄峙博搞这些事情之前,傅秀波已经宣布,将裁减掉在组建志愿军时扩充的军事力量。</p>

既餐参战的得到了重用,那么没能上战场的,自然就该退役了。</p>

显然,这绝对不是小事。</p>

基层还好说,毕竟未参战部队的基层军官在退役后.还能到预备役部队即武警继续服役。此外.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在军方主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将支付给裁减官兵一笔可观的补贴。</p>

拿着这笔钱,士兵可以回家营生,军官可以回学校深造。</p>

真正受到威胁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将军。</p>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时,志愿萃新增了近两百名将军,而按照傅秀波的承诺.志愿军的军衔具有]就合法性。</p>

也就是说.这些新生将领回国后,也是将军,而且会得到黄峙博重用。</p>

最先倒霉的,就是总参谋部的将领。</p>

在五十多名将领中,只有四人留用,而且这四人都是在战争期间,协助陆风烈负贵志愿军的战略后勤保障工作,为志愿军做了很大的贡献。</p>

这下,被裁退的将军不干了。</p>

虽然按照陆风烈做出的承诺.所有提前退役的将军都能享受到现役待遇,不但能够保留军队提供的住房,还能按时领到全额津贴,连配备的专丰警卫员等等都一并保留,只是不能留在北京。但是这些安抚工作,并没收到预期效慕,毕竟能够当上将军,都不会在乎那点津贴福利。</p>

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军的最大利益并非法定待遇。</p>

此外,对于在军队里服役了几十年的将领来说,钱根本不是问题,很多将领在乎的是当权者的优越感。</p>

让这些将领退下来,不出事才怪。</p>

可是,黄峙博没有收手。在副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坐稳之后,他由盯上了各大军区,在半年之内把七大军区的高层都更换了一遍。</p>

结果,必须提前退役的将军不是五十来人,而是近两百人。</p>

用捅了马蜂窝,.来形容黄峙博做的事,一点都不过分口</p>

二零一六年底,军内刮起了倒黄风波,近四百名将领联名上书,要求撤消黄峙博的副总参谋长职务。</p>

这件事闹得很大,搞得陆风烈与傅秀波不得不亲自出面安抚。</p>

还好,除了得到了陆风烈与傅秀波的支持之外,十八个集团军中,参加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八个集团军都支持黄峙博搞改革,而这八个集团军又是王牌部队,在编制规模装备水平等方面均优于除第三十八集团军之外的其他九个集团军,等于半数以上的军人特别是基层官兵都站在了黄峙博这边。</p>

只是,在这件事后,黄峙博不得不暂时停止人事调动。</p>

用陆风烈的话来说,一下搞得太狠,恐怕要伤筋动骨。</p>

麻烦,不仅仅来自内部,还有外部。</p>

东海问题不说了,在其他战略方向上,同样是麻烦不断。</p>

二零一七年初,更名后的黄帝号航母战斗群被黄峙博派往南海舰队,名义上跟南海舰队与广州军区搞对抗训练,实际却是去威慑在南海问题上越走越远的越南。因为就在二零一六年底,越南与三家美国企业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合同,其中近一半的勘探与开采区为中越争议海域。</p>

仅仅威胁一下越卉,也还没什么。</p>

不管怎么说,越南与中国接壤,中队刚刚在朝鲜半岛打了胜仗,越南当局再狂妄自大,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挑衅中国。</p>

黄帝,.号在南海活动一个月后,一口气跑到了亚丁湾。</p>

按照黄峙博的部署,当然是去亚丁湾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可是在亚丁湾巡逻了不到半个月,黄帝号就去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然后与巴基斯坦海军搞联合演习,在邻近印度的海域活动了将近一个月。</p>

这下,把印度也惹上了。</p>

返航的时候,黄帝号没走马六甲海峡,而是走的巽他海峡,还在爪哇海逮捕了一伙试图劫持一艘中国籍油轮的印尼海盗。结果就是,在黄帝号回到广州之前,印度尼西亚爆发了排华示威游行。</p>

虽然这些事情都不是黄峙博想见到的,但是这些麻烦都与他有关。</p>

说得不客气一点,黄峙博咄咄逼人的态势.对于中国摆脱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的外交困局不但没有帮助,反而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p>

只是,这还不是他做的最出格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