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积极外交(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再好的盟,如果没有共同利益,也无法长久维持下去。</p>

在选择立场之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衡量战争胜败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保守的外交政策。</p>

从某种意义讲,只要美国还有影响力,就不会有几个国家支持中国。</p>

中国能够获得最大的外交胜利,就是让大部分国家保持中立,把东海军事冲突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p>

这也正是中国采取积极外交的根本原因。</p>

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除了争取获得更多的朋之外,主要就是压制日本,让其他国家在考虑外交政策的时候,更加重视来自中国的声音,而不是完全听信日本的话语,从而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策。</p>

可以说,中国在外交战场的进步非常明显。</p>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国遭遇的很多困难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的抵制,都与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有关。</p>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p>

对中国来说,第二次朝鲜战争是一场意外的战争,在美国轰炸朝鲜一举消灭金氏家族之前,中国并不知道战争即将爆发,也就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虽然傅秀波非常果断的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及时参战的志愿军力挽狂澜,最终取得了傲人的战果,但是在外交战场,因为准备严重不足,中国很难顶住美国的压力。最终在三八线附近与联军签署停战条约,放弃了攻打首尔的行动,与外交遇到的困难不无关系。直到战后四年,中国都没有走出外交困境。</p>

这次却不一样了,从一开始,中国的准备就很充分。</p>

外交场也是战场,在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密不可分的情况下,能在多大的程度把战斗取得的胜利果实转化为实际利益,主要就得看外交,即能得到多少国家的承认与支持。</p>

当然,中国在开战后就展开积极外交,也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p>

这就是:中国对赢得胜利充满信心。</p>

这种立场,无疑会对很多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至少会让很多国家在战争结束之前保持中立。</p>

不管怎么说,得罪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绝对不是明智之举。</p>

别说那些在美国强压下勉强喘息的地区性强国,就连一些西方国家都意识到,中国的强硬外交立场,必然会改变全球格局。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愿意得罪中国,哪怕是美国也不愿意再次与中国正面对抗,因为在经济,这些国家既需要中国的产品,也需要中国的市场。</p>

如果过早站出来跟中国唱对台戏,肯定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p>

说得简单一点,在美国表明立场之前,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愿意当排头兵,站在跟中国对抗的立场。</p>

问题是,美国并没表明立场。</p>

虽然在安理会否决了中国的提案,但是美国并没借此指责中国挑起战争,也没有提出制裁中国。</p>

连美国都畏首畏尾,其他国家的立场就可想而知了。</p>

中国的积极外交,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p>

可以说,包括小林光一在内的日本内阁成员都没想到,中国会在开战后就在外交战场展开积极行动。</p>

一时之间,日本在外交显得非常被动。</p>

二十九日夜间,日本官房厅长官直野信男以首相特使身份飞赴华盛顿,向美国总统麦克米伦递交外交照会,请求美国出面,在联合国指责中国刻意挑起战争,号召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p>

几乎同时,日本驻其他国家的大使也积极行动起来。</p>

只是,这种被动应对的外交措施,很难使日本走出外交困境。</p>

别的不说,美国都没有提出制裁中国,又怎么号召别的国家制裁中国呢</p>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在此时为日本出头,就不是遏制战争,而是通过外交行动为日本助威,从而扩大战争。</p>

也许,美国迟早得出面,但绝对不是现在。</p>

外交场拼得火热,东海战场也不平静。</p>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积极准备,日本空中自卫队终于获得了发起反击的能力。</p>

只是,在这十多个小时里,队也没有坐等对手发起反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