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倾其所有(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当然,仅有战斗机还不够。</p>

二十九日的战斗表明,指挥与情报系统比先进战斗机更重要。</p>

导致日本空中自卫队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支持制空作战的指挥与情报系统</p>

767没有电磁对抗能力,无法前出到战场附近,只能留在冲绳上空,而且在遭到袭击时还得转向规避。</p>

按照喜田多一郎的要求,钱德勒答应出售八架最新式的3。</p>

相对而言,3就不是不能卖的装备了。</p>

因为前面的编号已被占用,所以3并非3的深度改进型,只是在3的基础上增添了电磁对抗系统,更换更好的固态相控阵雷达与更省油的发动机,其他方面与3基本上没有区别。</p>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这种预警机却意义非凡。</p>

八架3,足以确保日本空中自卫队在两个战略方向上,随时保持战略警戒。如果得到其他预警机的支持与配合,比如让767靠后部署,还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指挥两场大规模空战。</p>

更重要的是,3不怕电磁武器,可以前进部署。</p>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3还有一个好处。这种预警机的指挥控制界面与767没有多大区别,空中自卫队的官兵就能操控,不需要花费巨资雇佣美人,能由日本军人来掌握战术主导权。</p>

除了预警机,日本空中自卫队还需要一种战略飞机:战略电子侦察机。</p>

虽然3不怕电磁武器,但是在严重电磁战中,预警机的作战效能大大降低,而战略电子侦察机反而更能适应战场环境。二十九日的战斗中,美军的135就多次截获j20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中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也在搜索f22的行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却没有类似的作战平台。</p>

没有,就只能买。</p>

显然,钱德勒很有诚意。</p>

要知道,在以往任何时候,像135这样的战略性机种都不在出售清单内。从军事价值上讲,135丝毫不亚于b2。更重要的是,这些战略电子侦察机除了在战时发挥重大作用之外,在和平时期也很有用途。</p>

把战略电子侦察机卖给日本,算得上是美国在为日本开后门了。</p>

问题是,这还不是全部。</p>

不管是第五批次f22还是3与135,其主要用途都是制空,即帮助日本空中自卫队夺回制空权。</p>

要想把制空权利用起来,使其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还得拥有进攻性力量。</p>

不可否认,第五批次f22与不俗的打击能力,但是主要体现在对地上,而不是对付海上目标。</p>

说得简单一点,f22的狭小弹舱装不了反舰导弹。</p>

要用f22携带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打击任务,就只能使用外部挂架,在使用复合挂架的情况下,f22能携带十二枚84,而且在内部弹舱携带六枚120d与两枚9,从而具备完整的对空作战能力,作战半径也仅比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短了不到五百公里。</p>

问题是,使用外部挂架后,f22就没有隐身能力了。</p>

用价值数亿美元的f22去执行突击任务,显然很不划算。</p>

可惜的是,在美国的武器库里,没有让日本满意的战术战斗机。</p>

f35是不错的多用途战斗机,只是在执行对海打击任务时,也得使用外部挂架,从而失去隐身能力。与f22相比,f35唯一的优势就是更加便宜,经得起消耗。问题是,日本在采购f22之后,没有急着采购f35,计划到f22j大规模服役之后,再采购f35替换f2与f4。</p>

至于f18f,日本空中自卫队根本不屑一顾。</p>

这种战斗机都快被美国海军淘汰了,而且在f选型的时候,日本选择的是f35,而不是f18f。更重要的是,f18f是美国海军的战斗机,而日本空中自卫队从来没有使用过美国海军的战斗机,也没有相应的后勤保障设备。如果采购f18f,还得同时购买后勤保障设备,并且花巨资聘请美国海军的保障人员。总经费算下来,还不如直接使用f22划算。</p>

当然,钱德勒提出了折中方案,即优惠提供退役的f16d,并且把这种战斗机升级到最新批次的标准。</p>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p>

日本的f2与f16是孪生兄弟,或者说是在f16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大部分后勤保障设备都能通用,日本飞行员也能尽快熟悉这种战斗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使用费用。</p>

问题是,f16早已落后,连美军都不再使用了。</p>

再过两年,最后一个f16中队就将从美国空军的作战部队中退役,今后只能在假想敌部队见到这种战斗机了。</p>

这下,问题严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