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迎难而上(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话说到这个地步,周渝生也不好提出更高的要求。</p>

六个小时不算短,谁也无法保证期间不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p>

仅仅半个小时后,周渝生接到杨禹方打来的电话,之前到达四国岛南部海域的第一护卫群正在驶往大隅海峡。</p>

日本海上自卫队不知悔改,竟然再次派遣舰队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p>

这并非最紧要的事情。</p>

第一护卫群全速前进,也要到傍晚左右才能进入东海。如果萨非墨没有擅离职守,他的潜艇应该还在大隅海峡西端。收到确切情报后,再安排针对第一护卫群的打击行动,也还来得及。</p>

随后,周渝生接到了腾耀辉的电话。</p>

在决定让潜艇突击的时候,腾耀辉没有放弃其他的打击手段,比如再次出动空军与海航的轰炸机。</p>

既然潜艇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动用空中力量成了最佳选择。</p>

事实上,当时腾耀辉首先考虑的是舰队出击。</p>

联合舰队瘫痪在海面上,东海舰队能在四个小时内逼近,然后发射反舰导弹,甚至可以靠得足够近,让舰炮发威。</p>

只是,腾耀辉非常理智,知道这么做等于送死。</p>

要知道,联合舰队离那霸港也就一百公里左右。东海舰队要想参战,至少要到达离那霸港大约二百五十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东海舰队要从钓鱼岛东面前出一百多公里,进入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打击区域。</p>

如此一来,防空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p>

在预警机无法跟上甚至没办法提供足够的预警支持的情况下,东海舰队前出的风险非常大。</p>

别忘了,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有六十架能够携带agm84m的f16cd战斗机。</p>

利用舰队防空能力受到太阳黑子爆影响的大好机会,这些战斗机绝对能够发起一次致命打击。</p>

此外,还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p>

如果东海舰队前出,伴随舰队活动的常规潜艇肯定跟不上,只有一艘攻击核潜艇能够提供反潜掩护,而中国海军又没有像样的反潜巡逻机,很难提供更多的反潜掩护,东海舰队必然面对日本潜艇。</p>

遭到潜艇伏击,东海舰队同样脆弱。</p>

腾耀辉再想让舰队立功,也不会拿舰队冒险。</p>

可以说,只要东海舰队还在东海活动,日本海上自卫队就别想夺得制海权,而制海权是确保取胜的关键因素。</p>

舰队上不去,只能依靠航空兵。</p>

只是,这次坚决反对的不是周渝生,而是杨禹方。</p>

原因很简单,没有预警机的掩护与支持,航空兵的攻击行动也很难奏效,而且会付出足够大的代价。</p>

此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空军与海航弹药库里的存货不多了。</p>

凌晨打击行动中,空军与海航动用了八百四十枚反舰导弹,而在战争爆发前,c806的库存只有一千枚。</p>

这不能怪空军与海航,因为c806并非能够选择的最理想的反舰导弹。</p>

在c806投产之前,中国海军最重视的是代号c607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且在该项目上投入了数亿元的研制经费。如果不是该项目遇到了麻烦,主要是火箭冲压双推力发动机一直没有过关,使得导弹质量超过两吨,很难被战术飞机使用,即便是h6x也只能携带六枚,不然海军不会另辟蹊径,利用俱乐部反舰导弹的技术,开06,更不可能量产这种反舰导弹。</p>

结果就是,c806仅是临时性的弹药,产量并不高。</p>

如果生产得太多,几年后就被淘汰,必然导致资源浪费。</p>

当然,战争爆发后,海军紧急订购了一批c806,只是新订的导弹要到六月十五日才能交付。</p>

剩下的一百多枚c806无法确保消灭整支联合舰队。</p>

没有足够的把握,就让战斗机去冒险,显然缺乏战术依据。</p>

事实上,不管是舰队出击还是航空兵出击,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即中国海军与空军仍然缺乏在远程作战能力。</p>

对于数十年来一直奉行本土防御战略的中队来说,要想在短短几年之内,获得在远离本土地区作战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仅仅从装备建设上来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获得这个能力。</p>

腾耀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也不得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潜艇仍然是中国海军中唯一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兵种。</p>

能否全歼联合舰队,得看潜艇的表现。</p>

好看的尽在,告诉您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