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长远考虑(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到时候,美国需要面对的是全方位的竞争。</p>

作为新式海战的发起者,中国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先发优势,可以在几乎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倾尽全力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p>

对美国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p>

只要能够赶在中国海军之前完成换装,美国海军就能保住优势地位,在全面对抗中掌握主动权。</p>

为此,美国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新式舰队。</p>

趁此机会淘汰旧有战舰,获得建造新式战舰的资金,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然钱德勒也不会主动提出出售战舰。</p>

不同的是,麦克米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p>

关键就是,在出售战舰的同时,美国是否要提供配套的海军官兵。</p>

喜田多一郎专程飞往华盛顿,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p>

如果在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喜田多一郎接受了钱德勒的提议,花高价从美国海军手里购买二手战舰,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的情况是,经过了六月二日凌晨的战斗,二十多名援日美国飞行员阵亡,让麦克米伦在援助日本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虑。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国会还是民众,都认为没有理由让美人为日本卖命,更没有理由让美人为了钱去送死。</p>

作为总统,麦克米伦必须考虑来自国会与民众的压力。</p>

虽然这已经是麦克米伦的第二界任期,两年后就将离开白宫,但是作为共和党领袖,他肯定不希望输掉明年的大选。</p>

要想使政策延续下去,麦克米伦就得帮助共和党赢得明年的大选。</p>

如此一来,在这场战争中,麦克米伦必须让选民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在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p>

钱德勒必须说服麦克米伦,让总统在派兵问题上做出让步。</p>

不管怎么说,喜田多一郎不会采购一些日本海上自卫队操作不了的战舰,更不会让这些战舰去战场上送死。</p>

当然,这不是最迫切的问题。</p>

即便麦克米伦做出让步,答应出售战舰,并且继续为日本提供作战人员,也要等到十天半个月之后,日本才能获得来自美国的舰队。</p>

对钱德勒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让中国当局食言。</p>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钱德勒非常清楚,只要联合舰队覆灭,即便美国答应提供舰队,小林光一也很有可能打退堂鼓,只是日本国内的极端势力,以及大受刺激的日本国民肯定不会认输。结果再明显不过,不管小林光一如何应对,日本内阁也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前垮台。</p>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p>

日本因内政动荡而战败,也许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很有可能是小林光一在最后时刻阻止战争扩大的唯一办法。</p>

问题是,日本也许会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即不情愿认输的国会议员把一个极端主义者推上历史舞台,让日本在战场上坚持下去。</p>

从短期来看,这对美国无害,只是日本走上极端主义道路,必然会对美国构成威胁。</p>

问题是,能够保住联合舰队吗</p>

钱德勒不但是政客,还是军人,而且是拥有数十年服役经历的军人,还在担任陆军上将期间指挥过两场战争。</p>

经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后,钱德勒非常清楚,只要中国发了狠心,联合舰队肯定得完蛋。</p>

这个时候,恐怕连上帝都救不了联合舰队。</p>

不能阻止联合舰队覆灭,就只能设法保住小林光一。</p>

作为前任cia局长,钱德勒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小林光一的竞争对手,让日本国会的政客没有更好的选择。</p>

结果就是,在喜田多一郎飞往华盛顿的途中,钱德勒做了特殊安排。</p>

也许,这对战场上的战斗没有任何帮助,但是肯定会对日本政局产生长远影响,而且没人知道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p>

</p>

这个时候,也没人意识到钱德勒会做出这样的事情。</p>

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东海战场上,盯着瘫痪在海面上的联合舰队,等待中国空军发起致命打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