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利益决定一切(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话到此,钱德勒知道总统不想跟喜田多一郎谈下去,主动起身告辞。</p>

喜田多一郎也没有罗嗦,毕竟很多事情轮不到他来跟麦克米伦交涉,必须得小林光一亲自出面。</p>

两人出去后,麦克米伦跟小林光一通了热线电话。</p>

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沟通交流。通过喜田多一郎,麦克米伦已经察觉到小林光一的立场发生了变化。</p>

也许,日本会很快向中国求和。</p>

对麦克米伦来说,关键不是日本能不能取胜,因为在开战之前,钱德勒就预测日本将以惨败收场。</p>

是否继续支持日本,得看美国的国家利益。</p>

说得简单一点,为日本提供战舰,让战争持续下去,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能够给美国带来多少好处。</p>

下午晚一点的时候,麦克米伦在白宫召开了部长级会议。</p>

对美国来说,这场战争确实没有多大害处。</p>

在经济层面上,来自日本的大笔军火订单为美火企业提供了巨额利润。虽然日本采购的军火都是现货,没有按照订单生产,但是在把战机弹药卖给日本后,美军肯定要从军火商手里采购武器装备。</p>

获益的不仅仅是军火企业,还有很多关联行业。</p>

保守估计,这场战争至少为美国创造了一百五十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影响还会持续好几年。</p>

从长远来看,美国获得的利益更加明显。</p>

战后,日本肯定要重建军力,还会扩充军备。虽然日本有很强的工业力量,能够生产大部分武器装备,但是很多关键技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里,而且日本没有扩充军事力量所必须的战略资源。</p>

可以想像,在日本大力扩充军备的时候,美国企业将在日本军火市场上占主导地位。</p>

在军火业以外,随着中日交恶,日本在经济上将更加依赖美国,既需要美国市场也需要美国的资源。</p>

当然,利益不仅仅在经济上。</p>

从政治上看,日本输得越惨,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就越高,那些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就更加需要来自美国的支持与援助。</p>

就在喜田多一郎第二次访美之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紧急访问华盛顿。</p>

这位曾经在中国获得高度欢迎,通过几次访华获得了数百亿援助的总统并不亲华,反而对中国迅速崛起充满恐惧。</p>

为了表示对菲律宾的支持,麦克米伦不得不送出几艘即将退役的护卫舰。</p>

菲律宾只是中国周边国家的一个缩影,与菲律宾一样,同样跟中国存在矛盾的国家还有不少,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乃至南亚的印度。在中国快速崛起的时候,这些国家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担心成为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下一块垫脚石,迟早会投入美国的怀抱。</p>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在向美国靠拢了。</p>

别的不说,当年与美国势不两立的越南就表现得非常积极,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就与美国签署了第一份军火贸易伙同,采购了十二架c130j型运输机。虽然越南还没有派使者来到华盛顿,但是要不了多久,越南就会像菲律宾那样,向美国求援,希望通过与美国加强合作来抗衡中国。</p>

这些,都是美国已经获得的好处。</p>

在讨论中,麦克米伦强调了一点,即继续支持日本,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p>

从经济上看,肯定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毕竟美军有大批战舰需要更换,如果日本肯花钱买下这些战舰,美国海军就能获得足够的资金,从军火商手里订购新式战舰,带动成千上万的企业。</p>

只是在政治与外交上,美国越陷越深却不见得是好事。</p>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表现得过于积极,必然让其他国家认识到,这场战争的幕后主导者不是日本也不是中国,而是一再宣称要捍卫日本的美国。到时候,美国将别无选择,只能全力协助日本取胜。如果日本输掉了战争,肯定会有很多国家不再那么信任美国,至少不会心甘情愿的充当围剿中国的棋子。</p>

这下,问题变得简单了。</p>

美国提供全面援助,日本就能取胜吗。</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