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在标准情况下,国产航母能够搭载四十四架j22与八架直升机,如果最终采用电磁弹射方案,还能增加四架固定翼预警机。高强度作战模式下,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十八架战斗机与四架直升机,把载机规模扩大到七十八架,三个大队的六十二架战斗机,足以应付高强度作战行动。</p>

从打击能力上看,国产航母超过了黄帝号,也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法国海军的戴高乐级,比印度的两艘航母强了不少,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p>

降低排水量,还有一个好处:动力系统有更多的功率盈余。</p>

按照最初设计,国产航母将各安装两座hfk1型反应堆,以三十节航行时,仍然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盈余功率。如果不考虑航母上的用电大户,最高航速能达到三十三节。如果设定为三十节,则能为各种新式武器提供电能。</p>

显然,这个好处非常明显。</p>

比如,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电磁弹射器造成的负担。即便不能立即安装,也可以在改造时装上去。</p>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航母配备更多的能量武器。</p>

比如,正在开发的电磁脉冲速射炮。</p>

当然,降低排水量,也有负面影响。</p>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国产航母的持续作战时间仅有七天,如果提高作战强度,每三天就要进行一次弹药补给。要想使航母战斗群获得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得建造更多的快速综合补给舰。</p>

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不是大问题。</p>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与利用制海权,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敌人的舰队作战,没有太多的打击与支援任务,更不可能像美国海军那样成为对地打击的主要力量。</p>

要不然,海军也不会主动降低航母的性能指标。</p>

当然,在二零二零年初,这一切都是美好的设想,而不是现实。</p>

按照标准建造程序,将首先建造航母的舰体,最快也要两年之后,才会安装主要的配套设备,比如电磁弹射器。</p>

如此一来,得在两年之内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p>

陆雯专程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蒲玉婷保证hfk1反应堆能在二零二一年年底之前交付之后,影响国产航母建造进度以及黄帝号改造工程的首要因素就是电磁弹射器。</p>

从某种意义上讲,弹射器比航母本身还要重要。</p>

原因很简单:没有弹射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上不了航母,航母战斗群也就无法建立完备的指挥与情报系统。</p>

</p>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把重点放在了蒸汽弹射器上。</p>

早在本世纪初,情报机构就通过各种方式,设法从乌克兰与俄罗斯搞到了一些前苏联时期开发蒸汽弹射器的技术资料。</p>

这些技术资料,成了中国研制蒸汽弹射器的基础。</p>

问题是,在解体之前,前苏联没能搞出蒸汽弹射器,很多技术问题都没解决,而中国也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p>

二零一零年前后,第一台国产弹射器问世。</p>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利用yak44的技术资料,着手研制固定翼舰载预警机。</p>

问题是,国产弹射器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不但功率没有做上去,小型化工作也遇到了麻烦。</p>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后,海军启动了备用方案,即研制电磁弹射器。</p>

这个选择没有错,因为就算蒸汽弹射器搞出来了,也面临着问世即落后的尴尬局面。重点研制电磁弹射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到了二零二零年左右,即启动第二种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时,仍然得搞电磁弹射器。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看,如果蒸汽弹射器仅是应急产品,只装备两艘航母,也很不划算。</p>

只是,这样一来,第一种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就要延迟。</p>

正是如此,到二零一七年左右,即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几项关键技术被攻克之后,海军才启动了国产航母的建造计划。</p>

三年内,完成基本设计,已经非常不错了。</p>

要知道,美国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工作用了七年。</p>

为了不再拖延,海军只能按照预先规划启动航母建造工程,即在电磁弹射器还没有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就让航母上马。</p>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p>

任何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而且谁也无法预测研制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p>

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就是如此,在国产航母动工时,研制进度已经延迟了三个月。</p>

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不可能在二零二二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更不可能装舰使用。</p>

就算再不情愿,海军也要向现实妥协。</p>

陆雯找侯名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延迟航母的建造进度,要么改变基本设计。</p>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不够理想。</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