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裂痕(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问题是,今井利村坚决反对这么做。</p>

首先就是,撤退到孟加拉湾,必然丧失主动权,中国舰队绝对不会走马六甲海峡,而会从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p>

其次,就算中国海军不会立即攻打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也不会直接撞上去,而会设法绕过这道防线,从南面进入孟加拉湾。</p>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舰队可以在印日联合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外,轰炸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军事设施,迫使印日联合舰队前出,从而进入中国舰队设下的圈套,以非常被动的方式与中国舰队决战。</p>

显然,今井利村的分析也有道理。</p>

这下,问题出来了。</p>

到底该听谁的</p>

到了二十五日凌晨,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p>

虽然还有二十多个小时,联合舰队才能到达布莱尔港,但是今井利村非常清楚,必须在此之前把作战部署定下来。</p>

最终,今井利村不得不向中岛俊夫求助。</p>

让首相出面,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减缓,反而严重了。</p>

事实上,在赤城号无法参战,日本方面仍然坚持按计划发动战争的时候,印度当局就产生了不信任感。当时,印度总理就向中岛俊夫提出,取消作战计划,而不是进行风险极大的军事冒险。为了说服印度总理,中岛俊夫不得不做出明确保证,即日本承担战败的所有后果。</p>

问题是,这只是口头承诺。</p>

印度总理要求中岛俊夫签署书面协议时,中岛俊夫以无法在国会获得支持为由,拒绝签署书面协议。</p>

也许书面协议也没有多大意义,可是中岛俊夫的态度,让印度总理非常寒心。</p>

在这个大背景下,连印度军方的很多将领都认为,在日本的怂恿下发动战争是最愚蠢的行为。</p>

问题是,印度必须妥协。</p>

原因很简单,印度欠下了巨额外债,八成在日本手上,总价值大概一万三千亿美元,其中四千六百亿美元将在二零二八年到期,而印度的外汇储备不到三千亿美元,根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p>

说得严重一点,只要日本愿意,随时可以让印度经济窒息而亡。</p>

经济完蛋了,说什么都没用。</p>

从长远考虑,进行战争冒险也不是不值得。</p>

印度妥协了,但是并不意味着愿意充当日本的炮灰。</p>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军事指挥由将领负责,政府不进行干预。中岛俊夫在这个时候出面,明显超出了印度的底线。</p>

直到二十五日中午,印度总理才做出让步,向军方施压。</p>

这不是无条件的让步。</p>

为此,中岛俊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二十六日凌晨零点之前,日本的三家主要银行必须把价值一千五百亿美元的汇票存入印度的国有银行,作为战争抵押款,即中岛俊夫所做出的承诺。</p>

当然,这笔钱不一定属于印度。</p>

只要打赢了,印度就会退回这些汇票。只有在战败的情况下,这笔钱才会成为印度的国有资产。</p>

更重要的是,只有汇款及时到账,印度陆军才会按计划发动进攻。</p>

只是按照中岛俊夫的要求,在第一笔五百亿美元的汇款到账之后,印度总理就要向海军下达命令,由今井利村指挥舰队作战。</p>

一千五百亿美元,绝对不是小数目。</p>

要在十来个小时内凑齐这么多钱,也不大容易。中岛俊夫不得不亲自出面,游说国内的三大财团。</p>

问题是,财团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为政府的战争行为买单。</p>

结果就是,为了得到财团的资助,中岛俊夫不得不在一些重大政策上做出让步,甚至承诺让财团参与内阁决策。</p>

这个代价是否值得,恐怕就说不清楚了。</p>

二十五日下午,今井利村获得了调整舰队部署的权力。按照他的安排,维拉特号将前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端,等待与联合舰队会合,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则前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北面,在联合舰队离开布莱尔港之后,前出到安达曼海,按照预定计划行动。</p>

因为印度舰队在孟加拉湾活动,所以最快也要到晚上十一点左右,部署才能到位。</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