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舰炮怒吼(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在使用普通炮弹时,电热化学炮的最大射程达到四十二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则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最新开发的远程炮弹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一百七十公里,与美军开发的对地攻击弹药旗鼓相当。</p>

最重要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是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弹的两倍以上。</p>

在对海作战中,两到三发一五五半穿甲弹就能重创一艘大型战舰,五到六发就能瘫痪一艘万吨级驱逐舰。如果对付的是没有防护能力的运输舰船,比如补给舰,两到三发就能将其击沉。</p>

电热化学炮还有一个优势,即射速更高。</p>

在短促急射时,一五五电热化学炮能够在五秒钟内投射三发炮弹,而且在二十四到四十公里之内,能够保证三发炮弹同时落下。这等于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率,即目标高速机动也不可能同时避开三发炮弹。</p>

由雷达引导炮击,命中率更高。</p>

仅仅用了两分钟,六艘战舰各进行了四轮齐射,向四艘日本驱逐舰各发射了十二枚炮弹就结束了最关键的战斗。</p>

根据日本战舰发出的战报,在这两分钟里,四艘驱逐舰各被击中六次以上。</p>

虽然四艘驱逐舰没有立即沉没,但是在挨了六发炮弹之后,不但丧失了战斗力,还丧失了航行能力。最终,这四艘战舰成为了那艘097型攻击核潜艇的盘中餐,在六点之前被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p>

随即,六艘中国战舰将炮口对准了支援舰船。</p>

为了阻止日本支援舰转向逃跑,六艘中国战舰分散行动,全部向海峡内航行,并且首先炮击了最北面的支援舰。为了提高炮击命中率,六艘战舰还在四点半左右各出动了一架直升机,前去观察弹着点。</p>

对付手无寸铁的支援舰,这简直是屠杀。</p>

到四点三十七分,在持续了十七分钟的炮战中,六艘中国战舰总共消耗炮弹四百八十六枚。</p>

战斗结束的时候,支援舰队里的日本舰船无一逃脱。</p>

随后,四艘驱逐舰进入龙目海峡,在极近的距离上,用舰炮轰沉了几艘吨位较小的支援舰,剩下几艘吨位较大的支援舰则留给了那艘097型攻击核潜艇,毕竟六艘战舰上也没有多少专门用来打击舰船的半穿甲弹。</p>

事实上,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想到,舰炮会成为海战的主角。</p>

如果早有所料,牧浩洋肯定会让这些战舰全部装上半穿甲弹,免得在海战中消耗更加昂贵的重型鱼雷。</p>

从价值上讲,一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顶得上三百发一五五炮弹。</p>

能用炮弹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使用鱼雷。</p>

四点五十五分,炮击编队重新编队,离开了龙目海峡,把打扫战场的工作留给了攻击核潜艇。</p>

这么做,一是让护航战舰尽快与航母会合,二是不用去营救落水的日本官兵。</p>

虽然交战海域离海岸线不到二十公里,但是一般人肯定游不了这么远。再说了,这里是热带海域,又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海里肯定有不少鲨鱼,落水的日本官兵侥幸生还的几率非常低。</p>

五点整,牧浩洋向黄峙博汇报了战果。</p>

按照他的安排,通信参谋还同时给海军司令部也是腾耀辉发去了战报,好让腾耀辉高兴高兴。要知道,东海战争后,腾耀辉一直对没能手刃日本舰队耿耿于怀。虽然这次消灭的只是支援舰队,其中只有四艘战舰,但是多少也是一点安慰,能让腾耀辉出口恶气。不管怎么说,牧浩洋也参加了东海战争。</p>

腾耀辉是否眉开眼笑并不重要,关键是黄峙博终于可以松口气了。</p>

收到消息后,黄峙博立即给黎平寇打了电话,告诉他舰队已经进入印度洋,并且在印度洋上取得首战大捷。只是黄峙博没有提到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海战海域对手的情况以及舰队的情况。</p>

黎平寇只是需要给泰国当局一个说法,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p>

更重要的是,战斗发生在龙目海峡附近,而不是巽他海峡附近。给黎平寇打电话时,黄峙博还没有想好在此爆发战斗的理由。</p>

当然,把话说圆也不困难。</p>

半个小时后,黄峙博就给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打了电话,让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舰队取得的战果。按照黄峙博的吩咐,国防部将重点宣扬拦截日本支援舰队,大概意思就是舰队进入印度洋后,发现日本支援舰队正在赶往战场,所以转向前往龙目海峡,在国际海域伏击了日本支援舰队。至于舰队从哪里进入印度洋,暂时不能透露,如果有记者问起,则以军事机密为由不予回答。</p>

做好这个安排,黄峙博才放下包袱,去找到陆风烈,一起向傅秀波汇报战果。</p>

战争已经开始两天,中国当局一直保持沉默,显然说不过去,是时候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立场了。</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