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战略打击(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从各项性能上看,j20d远远超过了h6,是名副其实的重型战斗轰炸机。</p>

按照空军的计划,j20d将在hx服役之前,逐步取代h6,成为空军最主要的远程打击力量。</p>

到战争爆发前,总共有五十架j20d服役,其中两架属于训练部队。</p>

事实上,在设计的时候,空军主要考虑把j20d用于对日作战,即用来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战略目标。</p>

受此影响,j20d更加强调了隐身能力。</p>

从气动外形的变化上也看得出来,除了增大内部载弹量与载油量,j20d的所有外形改动都是为了增强隐身能力。负面影响也非常突出,即j20d基本上不具备空战能力,别说与性能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相比,连很多经过改进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比不上。如果在战斗中遭遇敌人的战斗机,最有效的对抗手段就是以更高的飞行速度逃命。</p>

因为采用了推力更大的ws20发动机,所以在不开加力时,j20d的巡航飞行速度超过了一点六马赫,轻载时的最大飞行速度能够达到二点五马赫,超过了绝大部分第四代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p>

作为战斗机,j20d肯定不合格,但是作为轰炸机,却足够优秀。</p>

在这次轰炸中,j20d承担了最重要的打击任务,包括轰炸海得巴拉附近的核原料生产厂与核武器研制中心。</p>

为了避免暴露作战意图,所有j20d都从华中地区的空军基地起飞,在川西上空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然后奔袭三千公里以上,返航时在藏东地区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再返回华中地区的空军基地。</p>

整个作战行动将持续六个小时以上。</p>

因为j20d的数量非常有限,而且打击目标都十分关键,必须确保摧毁,也就得安排额外的打击力量,比如在轰炸海得巴拉的核原料生产厂时,总共动用了十二架j20d,分三个波次进入,间隔时间为五分钟,确保投下的二十四枚重磅炸弹能够击穿厚达十二米的地表土层,摧毁所有地下设施,所以四十八架j20d根本不够用,一些次要目标,比如弹道导弹部队只能由海军负责。</p>

海军出动的,正是舰载航空兵的j25。</p>

虽然在载弹量航程突防速度等方面,j25都比不上j20d,比如在不携带对空弹药的时候,j25最多在内部弹舱内携带一枚两千公斤级炸弹,或者两枚一千公斤级炸弹,此外在隐身能力上,j25也不如j20d,没有全方位隐身能力,后半球的rcs面积比前半球高出两个级别,但是在印度防空系统面前,j25仍然游刃有余,而且有足够的自卫能力,低空突防性能也更加突出,更适合打击时间敏感性的战术目标,特别是弹道导弹部队,以及弹道导弹发射车。</p>

</p>

为此,舰队出动了七十二架j25执行轰炸任务。</p>

为了提高攻击机群的突防成功率,舰队还出动了二十架j25在两架zy1的配合下夺取制空权,十架j25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对付攻击机群突击航线上的防空部队,打开突击通道。</p>

相对来说,j25机群的作战难度更大。</p>

攻击开始的时候,舰队还没有到达恒河河口,因此部分j25在轰炸了印度东北地区的导弹部队之后,没有返回舰队,而是飞往西藏的空军基地,补充燃油后再返回舰队,或者直接执行第二轮轰炸任务。</p>

为了减轻舰队的作战负担,空军还出动了二十四架j20,专门为j25护航。</p>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p>

当时,最难以完成的轰炸任务是打击班加罗尔附近的导弹工厂与导弹研制中心,因为这两个目标均在j20d的作战半径之外,还得到了极为严密的保护,后者还设置在地下,必须使用特种钻地炸弹,而j25无法携带这种炸弹。</p>

为此,空军动用了两架h20。</p>

严格的说,是两架hx的原形机,h20的编号要到正式服役之后才会使用。</p>

这两架hx的原形机在年初的时候开始试飞,赶在六月底完成了武器系统测试,然后进行投弹试验。即便一切顺利,也要等到二零二九年底才能完成全部试飞工作,能在二零三零年交付就非常不错了。</p>

战争爆发后,空军决定进行实战测试,让两架轰炸机涂上了j20d的隐身涂料。</p>

至于其他的准备工作,都在七月二十五日之前完成,大部分机载设备来自j20d,比如导航系统轰炸仪器等等。</p>

与j20d相比,hx的最大优势就是载弹量与航程。</p>

即便是原形机,两架轰炸机也能在载弹十六吨时,打击四千五百公里外的目标。如果进行空中加油,还能把载弹量提高到二十四吨,把作战半径延长到七千公里以上,基本上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标准。</p>

两架轰炸机不算多,但是足以摧毁两个战略目标。</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