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玩火自焚(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天亮后,第一批八架大型运输机到达,接走了所有重伤员与三百多名儿童。</p>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四批三十二架大型运输机陆续到达,每架都载走了一百多名妇女儿童。</p>

同时,这些运输机也送来了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p>

最重要的,莫过于两套战区防空系统。</p>

因为跃龙空军基地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所以空军没有向前线增派战斗机,而是把战斗机放在缅甸。</p>

在中国空军紧急调整的时候,日本印度洋舰队却在搜寻主要对手:中国印度洋舰队。</p>

按照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在中国海军主力舰队赶到之前,必须歼灭印度洋舰队,然后在马六甲海峡或者巽他海峡设伏。如果没能歼灭中国印度洋舰队,日本舰队就得退到孟加拉湾。</p>

显然,能否歼灭中国印度洋舰队,将决定接下来的战斗结果。</p>

问题是,有那么容易吗</p>

从战术上讲,日本印度洋舰队发动袭击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p>

六月三十日夜间,中国印度洋舰队离开了浩洋港,并且在天亮之前全速向南航行,一直没有被日本的侦察卫星发现。在同一个晚上,陆战队的工程部队利用预制件,在港口内搭建出了两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与两艘护卫舰,也就是大型战舰的实比模型。为了迷惑对手,陆战队还组织了一批官兵换上海军军服,在假战舰上操练。此外,有两艘护卫舰留了下来,在七月一日上午出港,四日夜间才返回。</p>

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海军并不知道中国印度洋舰队已经出港。</p>

结果就是,在七月五日夜间的第一轮突击中,日本战斗机携带的都是反舰弹药,轰炸的是假目标。</p>

在第二轮突击中,才重点轰炸了港口设施。</p>

到了七月六日上午,日本海军才发现,被摧毁的只有两艘护卫舰与四艘运输船,中国印度洋舰队早已不知所踪。</p>

显然,七月五日夜间的突击,日本舰队根本没有达到目的。</p>

现在,要在茫茫大海上搜寻中国舰队,而且没有侦察卫星协助,仅仅依靠部署在岸上的预警机以及舰队里的侦察机,显然难于上青天。更重要的是,中国印度洋舰队已经出港五日,足以航行数千海里。如果愿意的话,中国印度洋舰队已经离开了印度洋,说不定即将到达本土的某座港口。</p>

即便仍然在印度洋上活动,也不大可能靠近日本舰队。</p>

一个糟糕的开始,预示着糟糕的结局。</p>

七月六日下午,在损失了十多架舰载战斗机之后,赤城号航母战斗群不得不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西面南下,离开危险的孟加拉湾,前往南面的广阔海域,搜寻主要目标,同时规避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力量。</p>

</p>

可以说,日本舰队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p>

虽然有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伴随行动,运载了将近三万吨燃油,其中有二万六千吨的舰用燃油,但是日本印度洋舰队的战舰全是常规动力,赤城号以三十节航行的话,一天就要烧掉一千二百吨,其他八艘大型战舰与两艘支援舰还要烧掉近两千吨,算上战舰出港时装载的燃料,最多以最高航速持续航行十二天。即便把航速降低到十六节,即正常情况下的巡航速度,也只能航行三十天。</p>

此时,过短的续航力,成为制约日本印度洋舰队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p>

对日本印度洋舰队司令官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追上中国印度洋舰队,二是等待中国主力舰队。</p>

选择前者的话,很有可能在与中国主力舰队交战之前耗光燃料。</p>

选者后者的话,则要提防来自侧翼甚至是后方的突然袭击。要知道,中国印度洋舰队里至少还有两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与两艘护卫舰,这些战舰上有上百枚威力巨大的重型反舰导弹。</p>

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舰队指挥官根本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追击。</p>

只有一点可以明确,即绝对不能留在孟加拉湾,因为中国空军正在向缅甸增派战斗机与预警机,如果找到了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会发起攻击,以免动用主力舰队。不管是为自身安全考虑,还是必须达到的战略目的,日本印度洋舰队都得立即离开孟加拉湾,去远海寻找机会。</p>

正是如此,日本印度洋舰队才会在七月六日下午南下。</p>

问题是,此时舰队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主要就是在上午的空战中,损失了十多架舰载战斗机。</p>

当时,赤城号上只剩下了四十二架战斗机。</p>

单从航空作战能力上看,连中国的长江级航母都比不上。</p>

所幸的是,印度海军已经采购了一批f35c,而且是日本海军转交的二手货,只要能够解决政治上的问题,赤城号就能得到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