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周旋(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谁也无法保证,在强烈的粒子风暴下,运输机上的设备不会出故障。</p>

还好,运输机有一套全机械的控制系统,出故障的概率要比电控系统低得多,而且只需要安全抵达东帝汶近海。如果无法返回舰队,飞行员将抛弃运输机,与情报参谋一同前往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p>

只要能把战术部署信息发出去,损失一架运输机根本不算什么。</p>

当然,结果没有这么糟糕,运输机在中午返回舰队,成功降落到黄河号上,两名飞行员都安然无恙。</p>

在运输机起飞的时候,日本印度洋舰队进入了塔斯曼海。</p>

两天前,日本舰队指挥官就意识到,中国舰队没有追上来。因为中国舰队里,除了护卫舰,其他战舰都是核动力,最快能达到三十三节,而日本印度洋舰队只能达到三十节,中途还进行了两次燃油补给。中国舰队在后方追击的话,在七月二十三日就能追上,绝对不可能拖到七月二十四日之后。</p>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下令把航速降到了十八节。</p>

在此之前,为了保险期间,日本印度洋舰队一直以三十节的速度航行,而不是在到达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后立即减速。</p>

当然,这也与澳大利亚的态度有关。</p>

在七月二十一日,日本舰队指挥官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得知澳大利亚拒绝开放港口。</p>

这让日本舰队指挥官相信,他的行踪已经暴lu,不然中国不会向澳大利亚施压。</p>

如此一来,中国舰队在后方追击的可能g就非常大。</p>

问题是,两天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推翻了这个判断。</p>

这让他非常困uo。</p>

如果中国舰队没有追击,为什么要向澳大利亚施压如果在后方追击,那么早就应该追上来了。</p>

前后考虑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只能相信,中国舰队就在前方。</p>

准确的说,中国舰队没有追击,而是从北面绕过了澳大利亚,在珊瑚海或者附近的某处海域埋伏了下来。中国向澳大利亚施压,就是要迫给对手造成假象,让日本舰队指挥官相信中国舰队在屁股后面,不得不以最快速度航行,然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头冲入中国舰队的伏击圈。</p>

做出这个判断后,日本舰队指挥官面临两个选择,即晏鹰搏猜测到的两种情况。</p>

虽然向东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绕过大圈子,从新西兰东面北上,有更大的把握避开中国舰队,但是uā费的时间更长,而且在新西兰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上,没有几艘日本油轮,舰队的航行速度必须降低到十八节以下。这就意味着,中国舰队指挥官将获得更多的时间,也就有可能判断出日本印度洋舰队的行踪。</p>

显然,中国舰队不存在续航力问题。</p>

必要的时候,中国舰队甚至会抛下护卫舰,组成一支全核动力舰队,以日本印度洋舰队望尘莫及的速度提前到达战场。</p>

更重要的是,如果向东航行,再遇到意外情况的话,就没有第二次选择机会了。</p>

可以说,就算没有被中国舰队发现,也很有可能在大洋深处耗光燃油,然后不得不发出求援信号。只要截获了日本印度洋舰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中国舰队就能赶在日本油轮到达之前发起攻击。</p>

这样一来,日本舰队指挥官不得不做出第二种选择,即在塔斯曼海徘徊。</p>

在他看来,如果中国舰队在珊瑚海等待机会的话,那么中国舰队指挥官就坚信日本印度洋舰队将从珊瑚海北上,而且对日本印度洋舰队到达的时间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只要耽搁几天,中国舰队指挥官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认为日本印度洋舰队没有绕过澳大利亚,而是从别的航线返回本土。</p>

这个时候再进入珊瑚海,就能避开中国舰队,沿最短航线返航。</p>

当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中国舰队主动寻找日本印度洋舰队决战。</p>

果真如此的话,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国舰队从北面杀来,二是中国舰队仍然在印度洋上活动,从西面杀来。</p>

显然,绝对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搁太久,必须准确把握时机。</p>

促使日本舰队指挥官做出这一决定的,还有一个因素:中国陆战队已经登上硫黄岛,中国海军正在搜寻联合舰队,要不了多久就能发现藏在南鸟岛的联合舰队,并且一举消灭丧失了作战能力的联合舰队。</p>

可以说,有能力扭转局面的,只有日本印度洋舰队。</p>

只要及时进入菲律宾海,日本印度洋舰队就能转移中国舰队的注意力,然后跟中国舰队周旋,为联合舰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p>

正是如此,日本印度洋舰队绝对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搁太多时间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