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战争余烬(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五十八章战争余烬</p>

八月十四日,粒子风暴结束。</p>

准确的说,不是结束,而是过去。</p>

站得更远一点,比如处在木星轨道上,就能看到,太阳喷发出的高能粒子流像扫帚一样扫过黄道面,扫中了地球等内层行星。这把巨大的扫帚并没消失,而是跟随太阳自传运动。</p>

按照一些科学家估计,如果太阳的喷发活动没有结束,八个月之后,粒子风暴将再次光临地球。所幸的是,粒子风暴确实在减弱,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太阳的喷发活动将在三个月内结束。</p>

这一天,两支登陆舰队已经到达冲绳岛南面。</p>

按照陆战队司令部制订的作战计划,陆战队在十四日上午登上庆良间岛,夺取了攻打冲绳岛的桥头堡。</p>

庆良间岛上没有驻军,陆战队的行动非常顺利。</p>

利用预制件,陆战队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前期部署工作,绝大部分运输船只将在此卸下货物,在登陆作战行动开始后,由小型船只气垫船倾斜旋转翼飞机直升机等送往滩头阵地。</p>

如果天气不出现严重变化,登陆冲绳岛的作战行动将在十五日上午开始。</p>

在任何人看来,这不是一次有挑战的作战行动。</p>

虽然日本已经向冲绳岛增兵,但是在持续了十多天的高强度轰炸中,空军向冲绳岛投掷了近五万吨炸弹,摧毁了所有地面防御工事,还重点轰炸了几处地下军事设施,完全瘫痪了岛上的防御系统。</p>

十四日下午,陆战队还出动侦察机,对岛上的防御部署进行了摸底。</p>

日军的防御部署完全针对内陆作战,即没有把重兵放在沿海阵地上,根本没有打算与陆战队争夺滩头阵地。</p>

这也很好理解,日军没有空中掩护,没有火力优势,根本不可能在完全暴露的滩头阵地上与陆战队作战,更别说阻止陆战队上岸。如果在滩头阵地上与陆战队决战,日军就没有能力守住内陆防线。</p>

显然,日军只想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没有想过守住冲绳岛。</p>

十四日晚上,牧浩洋以总指挥身份,在第一登陆舰队的旗舰上召开了战前会议,主要由庞跃龙部署登陆作战行动。</p>

会议结束后,牧浩洋收到了马明涛从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p>

不是军队的消息,而是牧浩洋家里的消息,准确的说是陆雯的消息。</p>

在军方与情报机构的配合下,陆雯已经完成了对国内物种的基因采样工作,现在在东南亚活动,收集热带雨林的物种基因样本。按照陆雯在八月十日提交的报告,月底将前往东部非洲,然后去南亚。年底之前,由她率领的科学考察队将跑遍全世界,完成近百万种生物基因的采样工作。</p>

安全问题没什么好担心的,全程都有二部派遣的特工陪伴,而且陆雯前往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都不算糟糕。</p>

后方,专门修建的生物基因库也已完工。</p>

准确的说,是把一座地下核武器仓库改造成生物基因库,主要就是增添超低温冷藏设备与生物基因检测实验室。</p>

按照陆雯的提议,黎平寇在月初批准了对人类基因进行采样保存的行政文件。</p>

想到陆雯正在做的事,牧浩洋有点自愧不如。</p>

牧浩洋现在做的,是在夺走成千上万条生命,而陆雯正在做的,却是在保护数以百亿计的生命。</p>

当然,牧浩洋并没因此迷失方向。</p>

陆雯的工作是否有意义,还得看他能否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么任何拯救人类文明的行动都无法顺利实施。</p>

这个晚上,牧浩洋没有睡觉。</p>

天快亮的时候,他来到了登陆舰的作战指挥中心。</p>

作战行动由庞跃龙全权指挥,牧浩洋只负责协调各支参战力量。因为通信恢复正常,所以能在白天与其他部队联络。</p>

七点不到,陆战三师第一旅的官兵就搭上了登陆艇。</p>

此时,登陆前的最后一轮炮火准备开始。担任主角的不是战舰,而是二十四艘由大型商船改装的火力支援舰。按照牧浩洋的安排,陆战队冲上海滩之后,由卓誉铭率领的炮击编队才会投入战斗。主要就是,战舰的炮火准确性比火力支援舰高得多,而且通信更加便捷,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而算不上军用舰船的火力支援舰只负责进行区域性炮击。</p>

八点整,登陆行动开始。</p>

战斗出乎寻常的顺利,留守滩头阵地的日军根本没有进行有规模的抵抗,很快就被陆战队的先头部队击溃了。</p>

因为登陆规模庞大,需要把两个陆战师送上岸,所以陆战队先头部队在控制了滩头阵地之后,没有急于向内陆挺进,而是在外围构筑防线,然后协助工程部队上岸,在海滩上构筑临时码头。</p>

中午还没到,牧浩洋收到了第一份作战报告。</p>

情况比预料的还要理想,日本的战斗力非常差。庞跃龙走了过来,说道,根据前线部队报告,被击毙的日军都遭受了严重的粒子辐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很多甚至没有力气进入阵地。</p>

不要轻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