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休假(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可是,在粒子风暴发生之后,中国吞并日本绝对不是妄想,极有可能变成事实。</p>

原因很简单,这场风暴几乎毁灭了大和民族</p>

战争结束后的三个多月内,日本死难的平民数量已经达到二千七百万,还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平民活不到二零三九年。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遭受严重辐射的人中,以男性特别是青壮年男性为主。根据中国占领军在二零三五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死难者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年纪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男性,而在遭受严重辐射以及患上皮肤癌血癌等不治之症的日本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在战争爆发前,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日本男性总数为四千二百万,如果占领军的统计结果没有太大偏差,那么最多只有四百万该年龄段的日本男性能活到两年之后。</p>

这是个什么概念</p>

暂且不说这些日本男性是否健康,就算全部有生育能力,大和民族也将灭亡。</p>

要知道,在幸存者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女性</p>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当所有处于正常生育年龄的男性都陆续死亡之后,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p>

当然,情况比统计结果还要糟糕。</p>

根据欧盟派望日本的救助机构统计,在日本还有生育能力的男性不会超过五十万,而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还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也不会超过两千万,主要也是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粒子风暴期间,包括十二岁到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在内,日本男性承担了主要的社会工作职责,而年龄在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女性则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准确的说,是更少的暴露在阳光下,受到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男性。</p>

虽然大和民族还没有灭亡,但是注定要灭亡。</p>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二零三八年底,日本人口总量将降低到四千万左右,而且百分之八十是女性,特别是年纪在三十五岁以下的女性。如果健康状况得不到改善,日本的人口总量将在二零四零年降低到三千万以内。</p>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生育率无法恢复,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p>

在此情况下,中国吞并日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了。</p>

与日本相反,中国人口中,男性占了多数。在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男性公民数量比女性多了大约五千万。</p>

可以说,根本不需要中国政府出台特别政策,只要对日本保持长期占领,日本就会成为历史,因为肯定有不少中国人特别是男性会自发的前往日本,填补因为人口急剧减少所产生的社会空缺。</p>

如果中国能够有效解决粒子风暴的后遗症,比如引发的癌变,这个过程还将加快。</p>

事实上,治疗癌症,已经是各国医学工作者与生物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p>

早在二零三五年底,美国科学家就宣称,已经找到了治疗血癌的疫苗,能够把血癌在八年内的发病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内。欧洲的科学家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皮肤癌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进度也不慢,只不过没有把重点放在疫苗上,而是通过基因寻找治疗手段。</p>

乐观估计,三到五年之内,就有望研制出治疗部分癌症的药物与疫苗。</p>

显然,中国不可能在三到五年之内从日本撤军。</p>

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日本男性公民不可能活到三到五年之后。</p>

正是如此,美国才坚决反对中国废除天皇,甚至反对中国单独占领日本,提出应该由国际社会接管日本。</p>

当然,黎平寇显然不可能答应美国的要求。</p>

在中国与日本交战时,国际社会去哪了</p>

就拿美国来说,不但暗中为日本提供情报,还为日本舰队提供锚泊地,许诺为日本提供武器装备。</p>

如果战败的不是日本,美国会不会如此仁慈</p>

在这个时候,腾耀辉把牧浩洋调离日本,也就是让他不要去趟这潭浑水。要知道,牧浩洋是下任总参谋长的头号候选人,已经在拯救人类文明的国际行动中大放异彩,腾耀辉可不想让他的声誉受到破坏。</p>

顶替牧浩洋的,正是一直负责占领军事务的庞跃龙。</p>

因为牧浩洋是海军大将,所以在庞跃龙出任驻日占领军总司令之前,腾耀辉为他争取获得了陆战队大将军衔。</p>

不出所料的话,在自然灾害过去之后,庞跃龙就将出任陆战队司令。</p>

至于牧浩洋,很有可能返回海军,接腾耀辉的班,担任海军司令。之前最有希望出任海军司令的杨禹方将负责总装备部与总后勤部的整合工作,在牧浩洋出任总参谋长时,负责后勤装备工作。</p>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确实是一次休假。</p>

在他接手工作的时候,中美欧俄的宇航科学家都没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p>

第六十九章休假</p>

第六十九章休假,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