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二十五章偃旗息鼓</p>

黎平寇亲自出面叫停,纳杰夫也不是傻蛋,当即命令前线部队停止进攻。</p>

虽然埃及军方对总统的决定非常不满,总参谋长也认为不应该停下来,前线各级作战部队没有完全执行总统的命令,但是第三集团军装甲突击部队率先停住步伐,接下来的战斗变成了一场追击行动。</p>

以色列国防军的撤退速度非常快,以色列空军也在这个时候拼出了老本。</p>

二十八日天亮的时候,已有大约十万以色列军人撤出西奈半岛,退回加沙地区,其他部队也将在八到十个小时内撤走。</p>

埃及军队没有放弃,第二集团军率先到达零号公路线,只是在以色列军队西面大约五十公里处。第一集团军在上午八点左右到达零号公路线,遭到了以色列空军重点打击。第三集团军因为要清扫战场,把缴获的装备物资与俘获的战俘送往后方,所以在十点左右才从二号公路线出发。</p>

最大的问题是,埃及空军按照总统的命令,只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没有轰炸撤退的以色列军队。</p>

追击行动并不顺利,到二十八日中午,绝大部分以军退回了加沙地区。</p>

直到当天傍晚,埃及陆军的先头部队才到达边境线附近,而此时以军已经沿国境线部署了防线。</p>

到这个时候,西奈半岛战争宣告结束。</p>

虽然埃及军队没有放弃攻入以色列境内的想法,但是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仍然首先沿边境部署了防线。</p>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三个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全部从边境线后撤三十到五十公里,作为防线上的第二梯队,由预备役步兵师守卫前沿防线。这么做,一来可以让鏖战了数日的主力部队得到修整补充,二来可以充当预备队扩大防御纵深,三来可以在后方设置进攻阵地,最后还能减轻后勤保障负担。</p>

对埃及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p>

相对而言,埃及军队的补给问题比以色列国防军还要严重。</p>

从地理环境上看,以色列国防军进攻西奈半岛是从本土出发,因此在越过国境线的时候基本上不存在后勤保障问题,只有推进到苏伊士运河附近的时候,才会因为保障线过与漫长而遇到麻烦。埃及军队向东进攻,到达国境线的时候,已经远离本土核心地区,因此在跨过国境线之前,就会遇到后勤保障上的麻烦。深入以色列境内后,每前进一步,后勤保障负担就将增加一分。</p>

显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p>

虽然打到这个时候,埃及已经动员了一百多万预备役军人,其中七成是工程部队,但是从二十八日夜间算起,至少需要一周才能修复三条横向公路,而且最多只能支持十万部队在前线作战。</p>

要在几天之内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当然,公路只是补给手段之一。</p>

离开开罗之前,戚凯威向埃及总参谋长提到,如果进攻以色列本土,首先就得夺取埃拉特港,走海路把物资送往前线,然后利用纵向的五号公路把补给能力提高三分之一,再利用以色列境内的高等级公路支持前线部队作战。如果一切理想的话,埃及陆军能在前线投入十五万主力部队。</p>

只是,这仍然不足以攻克以色列。</p>

要知道,在全面动员的情况下,以色列能武装一百多万军人,而且内线作战,有足够的能力挡住埃及军队。</p>

为此,戚凯威又提到,不要妄图攻占以色列全境,也不要妄图占领核心地区,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以色列南部,即阿拉伯谷地以西的内盖夫沙漠以及加沙阿拉伯区,以控制埃以边境地区为主。</p>

为了让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戚凯威还通过牧浩洋,向纳杰夫递交了一份报告。</p>

在这份报告中,戚凯威明确提到,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将以戈兰高地为中心,埃及军队的主要任务是牵制以色列国防军的主力部队,减轻叙利亚军队的进攻阻力,因此应该积极在边境地区发起有限的进攻行动。从政治上讲,攻占加沙阿拉伯区与内盖夫沙漠,能够最大限度的蚕食以色列,并且逼迫以军在南部战线上部署足够多的主力部队,在战后更能以此作为主要的谈判筹码。</p>

只要纳杰夫稍微有点政治头脑,就能明白戚凯威的意思。</p>

问题是,明白这个道理,不等于能够这么做。</p>

当时,在建国之后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胜利面前,包括纳杰夫在内的所有埃及人都有点飘飘然,也有点得意忘形了。可以说,埃及全国上下既在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也在做着美好的梦想。几乎所有埃及军民都认为,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打过国境线,消灭以色列,彻底结束中东战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