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南亚明珠(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二零三九年,绝对是二零三五年之后,最为关键的一年。</p>

在这一年里,全球粮食产量比二零三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同样在这一年里,中美在印度的博弈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美国企业以兵不刃血的方式控制了印度最主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营权,取得了大胜,而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p>

最有标志性的,就是美国企业在二零三九年七月份,控制了印度电力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三个后印度工业用电价格暴涨百分之三十五,美国企业以联营的方式,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电力,而中资企业却要承受涨价带来的影响。结果就是,在当年就有三千多家中资企业宣布破产。</p>

这种排他性经济行为,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p>

问题是,这次美国过界了,而且直接动了中国的蛋糕,准确的说是数量众多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蛋糕。</p>

跟二十多年前相比,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p>

根据中国官方在二零三九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经济调查数据,民营企业已经占到全国总资本的百分之九十二,贡献了百分之九十四的税收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七的企业就业岗位,其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高达百分之六十四,第二产业即工业为百分之三十二,第一产业即农业仅为百分之四。</p>

可以说,中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化,国营企业基本上退出了经济舞台。</p>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全国代表大会中所占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七,仅次于行政部门,比军方高出了十三个百分点,另外民间人士还占了百分之十一。</p>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民营企业家拥有很大的政治发言权,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国家基本政策。</p>

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印度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中国的政策自然会出现重大变化。</p>

只是,时机对中国非常不利。</p>

在二零三九年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温和,特别是在北半球,经历了年初的雪灾之后,夏秋两季没有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不但美国与加拿大秋粮大丰收,欧洲与独联体也实现了粮食大丰收。</p>

到二零三九年底,全球余粮已经高达四点五亿吨。</p>

也就是说,即便在二零四零年再次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比如暴风雪再次光临北半球,粮食供应也不会出现较大问题。</p>

美国企业大举进军印度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印度经济进入了恢复性增长期。</p>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日战争的第二个受害者就是印度。虽然战后,扶桑成为中国的特殊行政区,但是在战争期间,印度的日资企业几乎全部倒闭,仅存的几家也在战后不久被印度当局查收。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印度排第二位的海外投资断绝,接着发生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加剧了印度的经济困境。</p>

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结果,到二零三九年六月底,印度经济规模比中日战争爆发前萎缩了百分之六十。在二零三六年初,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七,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印度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不是印度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拯救行动中分摊到了任务,恐怕印度经济将在二零三六年中旬崩溃。拯救行动结束之后,即在二零三七年第二季度,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只能靠政府救济度日。即便到二零三九年,印度的失业率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p>

这意味着什么</p>

作为一个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准工业国,如果把限制的农业劳动力算上,印度的失业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在印度的城市里,还有一亿到两亿职业乞丐,等于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印度人没有工作。</p>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印度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p>

更重要的是,到二零三九年底,印度的文化普及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八的男性与百分之二十六的女性都能读书写字,而这些人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都能胜任普通工业岗位。</p>

可以说,印度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日本与东南亚。</p>

二零四零年初,全球气候事务组织专门委托中美欧的三家大型调查公司,对全球一百八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人口普查,通过对一千二百万份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估算出全球人口总量为四十二亿,正负偏差在百分之一点五以内。也就是说,到二零四零年初,全球人口总量在四十一亿四千万到四十二亿六千万之间,比二零三四年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七,劳动力总量则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六。</p>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结果,甚至因此而没有公布于众。</p>

劳动力大量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总体生产力大幅度降低,而以西方世界为主的经济体系再也无维持下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