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沉默是金(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美国承担得起这么大的风险吗</p>

答案非常明确,就算得到了澳大利亚的支持,美国也承受不起。</p>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必须首先保卫澳大利亚,就无法在西太平洋上迅速击败中国,也就无法有效利用相对有利的局面。如果澳大利亚方向上的战事久拖不决,美国还将因此丢失战争主动权。</p>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在这个时候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的优势并不明显。</p>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国当局最大的顾虑。</p>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事发后不到一个小时,五角大楼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报告,详细评估了中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其中就明确提到,如果中国打击澳大利亚,哪怕只动用战略航空兵,美国也需要动用三到六支航母战斗群,才能为澳大利亚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如此一来就无法确保在西太平洋上迅速击败中国海军,也就无法确保在中国完成动员之前,把战线推进到中国本土外围;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无法迅速击败中国海军,战争将陷入僵持阶段;在一年或者两年之后,中国就有足够的资本扭转战局,掌握战略主动权,美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战败。</p>

当然,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因素,即在数个小时之内,歼灭中国的特遣舰队。</p>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美国海军就能获得足够的优势,即便必须向西南太平洋部署三到六支航母战斗群,也能在西太平洋上集结足够的作战力量,在数个月内打垮中国海军,夺取制海权。</p>

可惜的是,此时离事发已经好几个小时了。</p>

更可惜的是,为了应对中国特遣舰队构成的威胁,美国部署在澳大利亚的作战飞机已经升空。也就是说,即便立即调整部署,也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打击前准备工作,也就必然会错失打击特遣舰队的最佳时机。</p>

错过这个时机,消灭特遣舰队的机会将大大降低。</p>

原因很简单,特遣舰队已经驶离巽他海峡,进入了广阔的印度洋,有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航行。除了难以找到特遣舰队之外,也难以在广阔海域偷袭特遣舰队,自然难以用一次突然袭击消灭特遣舰队。</p>

结果就是,美国总统不得不承认,参战时机还没成熟。</p>

当时,美国国防部还提到了一点,即印度舰队在接下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消灭了中国特遣舰队,美国就能获得向中国开战的最佳机会,美国海军同样有足够大的把握在较短的时间内击败中国海军。只是,五角大楼没有忘记提到一个重点,即印度舰队击败特遣舰队的希望非常渺茫。</p>

正是如此,美国总统保持了沉默,没有对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事情进行公开表态。</p>

也就在这个时候,特遣舰队通过了巽他海峡,经过重新编组后,在圣诞岛以北大约四百公里处转为向西航行。</p>

因为仍然处在美军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舰队保持了三十三节的最高航速。</p>

下午不到,章玉廷派出了第一批侦察机,并且把侦察范围设为两千公里,严密搜索整个东印度洋。</p>

牧浩洋的意图很简单:直接寻找印度舰队决战。</p>

虽然从兵力对比上看,特遣舰队不占优势,牧浩洋手里只有四艘航母,舰载战斗机总量为四百架出头,而印度舰队拥有五艘航母,全部为美国援助的尼米兹级,舰载战斗机总量为四百五十架左右,但是在舰队与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上,特遣舰队的优势很明显,总体战斗力更胜一筹。</p>

别的不说,昆仑山级航母的对手是美军的福特级航母,而福特级比尼米兹级高了一代,航空作战能力更加突出。此外,在护航战舰上,印度舰队的主力是美国援助的伯克级驱逐舰,还有少量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而特遣舰队的巡洋舰驱逐舰与护卫舰都是二零年代后期建造的,各方面的作战能力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p>

当然,航母战斗战,关键还是在舰载航空兵上,特别是舰载战斗机。</p>

在这方面,特遣舰队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特遣舰队的主力战斗机是j32,而印度舰队的主力战斗机仍然是第四代的f35c。对战斗机来说,这种代数上的性能差距,很难由数量弥补。</p>

可以说,牧浩洋手里有足够雄厚的资本。</p>

第七十三章沉默是金</p>

第七十三章沉默是金,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