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型综合战舰(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从第二批开始,广州造船厂向其他参与建造的造船厂收取了设计使用费,而这笔钱最终都转移给了海军。</p>

</p>

当然,海军也没有吃亏,因为民营造船厂已经借此机会掌握了大型战舰的建造技术。</p>

后来,在设计第二种大型综合战舰的时候,民营造船厂能够顺利胜出,跟参与建造工作不无关系。</p>

事实上,民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一直比国营企业做得好。</p>

对于囊中羞涩的海军来说,这显得尤其重要。</p>

当然,这种被命名为黑龙江级的大型综合战舰,本身就是一种划时代的战舰,更把中美海军军备竞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p>

要知道,跟黑龙江级相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战舰都显得落后。</p>

首先,在航速上,只有黑龙江级能伴随泰山级作战,其他的战舰的航速都达不到要求。其次,在综合作战能力上,黑龙江级比台湾级的提高了数倍,而且作战灵活性更强。最后,在后勤保障上,黑龙江级的优势也极为明显,在达到了海军基本要求的港口就能进行全面维护。</p>

当时,海军最看重的就是作战灵活性。</p>

在执行防空任务的时候,黑龙江级的战斗力是台湾级的四到五倍,主要就是安装了六座末段拦截系统,而台湾级受电力供应系统限制,即便在不使用主炮的情况下也只能驱动两套末段拦截系统。在执行打击任务的时候,黑龙江级有三门线圈电磁炮,弹药投送能力是台湾级的五倍,而且备弹量是台湾级的三倍,作战持续能力远远超过了台湾级。</p>

事实上,黑龙江级完全可以混搭作战模块。</p>

如此一来,黑龙江级几乎能够适应所有作战任务,综合作战能力比台湾级提高了五倍以上。</p>

与作战能力提高的幅度相比,造价的增长幅度就算不上什么了。</p>

此外,黑龙江级还将以一比二的方式,取代原来的昆明级驱逐舰,从而大幅度降低后勤保障难度。</p>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海军也没有第二种选择了。</p>

按照牧浩洋的规划,每艘泰山级将获得四艘黑龙江级的直接掩护,足以应付任何强度的海战。</p>

问题是,黑龙江级根本没有建造四十八艘,只建造了二十四艘。</p>

主要原因就是,广州造船厂在设计专利上紧咬不放,导致黑龙江级的采购价格居高不下,迫使海军在跟广州造船厂签署了第二批八艘的采购订单之后,转为向民营造船厂订购了第二种大型综合战舰。</p>

结果就是,在二零五零年之后,民营造船厂成为了海军的主要合作伙伴。</p>

当时,被命名为汉级的大型综合战舰的第一批订单就高达二十四艘,最终总共建造了四十八艘,不但伴随泰山级航母作战,才编入了两栖舰队,成为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装备数量最多的大型战舰。从某种意义上讲,汉级大型综合战舰是中国海军能够在战场上反败为胜的主要支柱。</p>

当然,海军需要的不仅仅是航母与大型战舰。</p>

在很多时候,中小型战舰就能胜任很多次要任务,比如为船队护航,因此海军没有必要全部采购大型战舰。</p>

对于已经平定了印度洋的中国海军来说,护航任务的重要性也大幅度提升。</p>

甚至可以说,中国海军能否在世界大战中实现存在的价值,主要就得看能否有效的保护印度洋上的战略航线。</p>

受此影响,海军更加重视护航战舰。</p>

第一百一十九章大型综合战舰</p>

第一百一十九章大型综合战舰,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