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一个转折点(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这条情报表明,美军正在计划攻打西太平洋上的某座岛屿。</p>

显然,在此之前,美军会把航母战斗群集结到西太平洋上,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支持陆战队上岸。</p>

从战略上讲,美国也会首先选择西太平洋,而不是西南太平洋。</p>

原因很简单,西太平洋方向上,中国本土之外只有一道战略防线,即北起扶桑南到台湾的第一岛链。这条防线距离中国本土足够近,战术战斗机就能打击中国本土,战略轰炸机则能轰炸本土腹地。只要美军在这条防线上打开突破口,比如夺取某座重要岛屿,就能大幅度提高战略打击效率。此外,还能迫使中国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设施转移到内地,从而在短期内大幅度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国内海,即东海黄海形成的实质性威胁,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中国的内线海运力量,使中国不得不更加依赖效率不算太高的铁路系统。</p>

总而言之,从这个方向上发动战略进攻,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p>

事实上,早在二十三日,牧浩洋就做出了类似的判断,而且认为美军会在完成调整之后首先攻打冲绳岛。</p>

原因很简单,在台湾到北海道的岛链中,冲绳岛居中,大小也正合适。</p>

如果攻打台湾,美军得面对面的与中国陆军作战,而且美军的制海优势在狭窄的台湾海峡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如果攻打扶桑,就算能够动用日本遗老,美军也要在较为广袤的战场上作战,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冲绳,即没有大到难以一举拿下,又没有小到无法部署战略打击力量。</p>

此外,冲绳岛上有数座军事基地,基础条件极为优越。</p>

也正是如此,按照牧浩洋的安排,庞跃龙首先加强了冲绳岛的防御部署,计划在月底之前增派一个陆战师。如果美军的威胁进一步加剧,陆战队还能在年底之前向冲绳岛增派第二个陆战师。</p>

从战略上看,美军攻打冲绳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p>

说挑战,就是必须守住冲绳岛,不能有半点闪失。说机遇,美军必然把主力集中在西太平洋上。</p>

说得直接一点,美军攻打冲绳岛的时候,正是中国海军出兵印度洋的时候。</p>

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如果美军在年内攻打冲绳岛,至少会在西太平洋上集中九支航母战斗群,也许会达到十二支。具体情况,得看美军有没有把握只用三支航母战斗群守住印度洋的入口。如果美军没有在年内攻打冲绳岛,则很有可能放弃攻打冲绳岛的想法,或者把进攻时间推迟到二零五三年底,因为到这个时候,美军能获得第二批企业级超级航母,海军实力将大幅度增长,而美军也就有能力集中更多的兵力,在西太平洋上发动一场规模更大的进攻行动。</p>

当然,美军也有可能在二零五三年进军东南亚。</p>

总而言之,在牧浩洋看来,美军攻打冲绳岛不是坏事,而是好事。</p>

为此,他就得设法让美军相信,必须在年内攻打冲绳岛,不然就再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好的机会了。</p>

从军事上看,牧浩洋能做的,就是打下新加坡。</p>

说白了,如果美军不打算等到第二批企业级航母服役,那么攻击方向就只能是琉球群岛或者东南亚。只要新加坡仍然在美军控制之中,扼守住了东南亚的几条战略航道,那么美军就会把重点放在东南亚。为了巩固新加坡,美军在战术上很有可能放弃冲绳岛,转为进军菲律宾。</p>

事实上,后来李明阳提供的情报也能证明,美军同样有能力进军菲律宾。</p>

对中队来说,守卫菲律宾的难度比守卫冲绳岛大得多。一是菲律宾太大了,二是菲律宾是由众多岛屿组成,三是菲律宾的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四是菲律宾离中国更远。综合这些因素,牧浩洋肯定不希望在菲律宾与美军交战。根据庞跃龙的回忆,当时牧浩洋甚至明确提出,如果美军进军菲律宾,陆战队的主要任务不是把美军打回去,而是把菲律宾变成美军的泥潭。</p>

显然,牧浩洋压根没有考虑过在菲律宾与美军决战。</p>

问题是,在战争爆发后的几天里,美军进军菲律宾的迹象非常明确。除了军事上的价值之外,还有政治上的理由,即在菲律宾爆发内战之前的一百多年里,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占领过之外,一直是美国的殖民地与盟国,美国人对菲律宾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p>

受这些因素影响,牧浩洋没有别的选择。</p>

只有尽快发动攻打新加坡的作战行动,而且尽快攻占新加坡,才能让美军放弃进军菲律宾的想法,也才有可能把美军主力舰队吸引到冲绳岛附近,让牧浩洋获得派遣舰队进入印度洋的机会。</p>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进军新加坡,将是这场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p>

第二十五章第一个转折点</p>

第二十五章第一个转折点,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