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战将(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由此可见,巴拉姆的部署根本没有错。</p>

他把主力集中到右翼当时以军在右翼有三十个旅,占到总兵力的六成,而且把右翼进攻速度减慢,就是要在前方制造出防御空间。更重要的是,巴拉姆还留了一手,即他集中在中线的十个旅全是常备部队,其中五个是装甲旅,包括精锐的第一八八装甲旅。这个部署的意图,就是希望吸引中队攻击以军右翼,然后进行反包围,在右翼战线上击溃中队的主力部队。</p>

暂且不说以军有没有这个能力,至少这个部署是完全正确的。</p>

要知道,如果鲁立毅直接攻击以军中线,左翼就将暴露在三十个以军旅面前,而攻击以军右翼的话,巴拉姆安排在中路的十个旅能够迅速向右机动,包抄中队后方,完成反包围行动。</p>

如果中队不发动反击,以军就将一直向北稳步推进。</p>

由此可见,巴拉姆也渴望取得胜利,至少希望能够像罗林森设想的那样,把中叙军团的主力吸引到大马士革南面。</p>

只是,巴拉姆并不认为这个部署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p>

原因很简单,他在左翼只部署了十个旅,而且只有四个常备旅,其中两个是装甲旅,不见得能够取得迅速突破。虽然事后证明,他高估了叙军的战斗力,或者说不知道叙军摆在前沿的是战斗力并不强的步兵师,结果以军左翼不但取得了突破,而且非常迅速,比他估计的提前了不少。但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随着鲁立毅投入海拜卜的预备队,以军的左翼进攻遭到遏制。如此一来,巴拉姆最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即左翼进攻受阻,以军在右翼的推进行动就得停下来。</p>

这一停,巴拉姆的所有作战目的就得落空。</p>

对以军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前进二是后退,不存在折中方案,即守住新建立的战线。</p>

原因很简单,以军守不住这么广阔的战线,而且也没办法防守。</p>

如果以军在向大马士革推进的途中停下来,中队就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部署,发动更加猛烈的反击。</p>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p>

原因很简单,所有在德拉北面的以军,只有一条补给线,即从德拉到大马士革的铁路与公路。</p>

更重要的是,以军在德拉附近的战线宽度只有十多公里。</p>

也就是说,德拉是以军进攻的瓶颈,如果中队直接反击德拉,就能迅速切断以军的退路。</p>

可以说,这也是巴拉姆最担心的地方。</p>

要知道,当时以军在北方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个旅,巴拉姆只动用了五十个旅,就是知道德拉过于脆弱,必须留下足够的预备队,而这些部队主要集中在约旦北部地区。</p>

战斗开始后,以军的进攻行动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多少麻烦。</p>

当时,前线的以军突击部队甚至很少遇到顽强抵抗的叙军,几乎是在向前行军,根本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p>

当然,这与虞世辉的部署有关。</p>

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军钻进设置好的口袋里面。</p>

只是,叙军在不抵抗的情况下主动后撤,有点弄巧成拙。</p>

当天晚上,巴拉姆给左翼的前线指挥官下达了五次命令,每次都是让他们控制好部队的推进速度。</p>

如果叙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恐怕结果会有所不同,即以军将提前把侧翼暴露出来。</p>

结果就是,到二十六日天亮的时候,以军在德拉左翼战线上只推进了十公里,而且首先与镇守戈兰高地后方的第十三集团军的两支突击集群遭遇,打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随后双方都主动撤了下去。</p>

这个速度,完全在巴拉姆的控制之内,</p>

可惜的是,并不在罗林森的计划之内,因为罗林森觉得这还不足以把中叙军团的主力部队吸引过去。</p>

第八十四章战将</p>

第八十四章战将,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