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独木难支(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问题是,俄军的作战计划并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p>

虽然早在好几年前,俄军总参谋部就着手制订了攻打伊朗的作战计划,而且考虑到了中国有可能出兵干预,但是这些作战计划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后,俄罗斯当局只对作战计划进行了有限的修改。</p>

相对而言,这还不是大问题。</p>

在过去两个多月里,俄军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作战计划。</p>

问题是,直到二十八日,俄军从参谋部才意识到,中国出兵伊朗的可能已成现实,然后才再次修改作战计划。更致命的是,随后两天里,因为中国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所以俄军总参谋部放松了警惕,修改作战计划的工作也就放慢了下来。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俄军在越过边境线的时候,大部分作战计划依然保持原样,并没对中队已经到达伊朗,而且已经做好了作战部署做出调整。</p>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因素。</p>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俄军总参谋部进行了抗议,俄军总参谋长布鲁希洛夫大将明确表示,进攻计划还没有修改好,进攻行动至少得延迟到一月底,如果不做调整,作战结果将无法保证。</p>

可惜的是,俄罗斯总统没有把总参谋长的话听进去。</p>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在俄罗斯总统决定按计划发动进攻后,布鲁希洛夫正式提出辞职,但是没有被俄罗斯总统批准。结果,这位俄罗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有才华的将领不得不率领俄军打一场永远也打不赢的战争。</p>

从某种意义上讲,布鲁希洛夫是俄罗斯现代军队之父。</p>

这位六十二岁的大将,亲手完成了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改革,并且在过去十多年间把俄罗斯军队打造成了一支劲旅。由他推动的军事改革,对俄军来说,几乎是脱胎换骨,而他也被很多人看成是俄罗斯军队中兴的最大功臣。</p>

可以说,俄罗斯军队在过去十五年间,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有布鲁希洛夫的功劳。</p>

也许,布鲁希洛夫的初衷只是为祖国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可是实际结果,却变成了政治家实现野心的基础。</p>

从根本上讲,布鲁希洛夫坚决反对俄罗斯的亲美政策。</p>

虽然这并不表示他是亲华份子,但是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布鲁希洛夫非常清楚俄罗斯的处境。在他看来,俄罗斯的最佳选择是保持中立,利用中美对抗,奉行多边政策,从而捞取更多的好处,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凭借广袤的国土富饶的资源和长袖善舞的政治手段,俄罗斯有足够的潜力成为超级大国。需要做的,只是压制住蠢蠢欲动的野心,在时机成熟之后再站上舞台中央。</p>

可惜的是,布鲁希洛夫不是政治家,而是军人。</p>

根据他在战后回忆,二零四五年之后,他就已经对俄罗斯政局绝望了,因为被野心蒙蔽了双眼的政治家正在一步一步的把俄罗斯推向无底深渊,让俄罗斯成为一个绝对无法战胜的强邻的眼中钉。</p>

对与中俄军事力量,布鲁希洛夫有极为清楚的认识。</p>

根据他在二零四四年制订的俄军现代化计划,至少在二零六零年之前,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然不足以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也不足以在全面战争中获得最基本的胜利,因此应该坚持中立政策。</p>

事实上,在布鲁希洛夫看来,俄罗斯至少需要半个世纪才有可能追上中国。</p>

他的这个观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即俄罗斯的人口太少了,战争潜力根本无法与中国匹敌。</p>

要知道,在全面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是常备军队,而是国家的战争潜力。</p>

到大战爆发时,俄罗斯的人口总量仅有九千四百万,还在继续减少,而中国的人口总量在八亿左右,美国是六亿欧盟是七亿印度都已恢复到十亿以上。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生产效率比俄罗斯高得多。也就是说,如果以社会生产力为衡量标准,中国的战争潜力几乎是俄罗斯的二十倍。</p>

作为军事家,能有如此全面的认识,确实是难能可贵。</p>

可惜的是,布鲁希洛夫的警告,没有引起政治家重视,反而受到别人抨击,认为他是亲华份子。</p>

</p>

所幸的是,布鲁希洛夫不是亲华份子,与中国没有任何瓜葛。</p>

更重要的是,布鲁希洛夫有很强的责任心。虽然他对未来感到很绝望,但是在总统拒绝了他的辞职请求之后,他还是肩负起了指挥俄军作战的重任。事实上,当时在俄军里面也没有人能够取代他。</p>

俄军有一名出色的将领,却没有一支出色的军队,也没有坚强的后盾。</p>

更致命的是,还缺乏一份具有足够可行性的作战计划。</p>

这一切,都使俄军入侵伊朗的作战行动变成了一场灾难,既是伊朗人的灾难,也是俄罗斯的灾难。</p>

第九十章独木难支</p>

第九十章独木难支,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