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战略突击(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更重要的是,阿尔泰山脉横垣在两国之间,没有地面交通线,除非中队借道蒙古或者哈萨克斯坦,不然无法建立起后勤补给线。相对而言,蒙古不是个好选择,因为这个至今保持着游牧传统的国家,根本没有几条可供使用的公路,而其唯一的铁路,也远离中俄西部边境。也就是说,中国只能借道哈萨克斯坦,而哈萨克斯坦的主要交通网里中哈边境地区都足够远。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中队借道哈萨克斯坦的话,首先就得占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p>

在布鲁希洛夫看来,就算中国的政治承诺根本靠不住,哈萨克斯坦的战略纵深也足以为俄罗斯争取到足够的防御准备时间。按照他的估计,就算哈萨克斯坦不抵抗,中队也需要一周才能到达俄哈边境地区。对布鲁希洛夫来说,别说一周,只要给他五天,就能完成兵力调动工作。</p>

接下来,中国陆军的部署情况,让布鲁希洛夫坚定了这个判断。</p>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俄军的主力集中在远东地区,而在阿尔泰山脉北部地区,只有一些预备部队。</p>

</p>

只是,布鲁希洛夫手里也不是没有牌可打。</p>

当时,从内高加索地区派往远东地区的军队中,有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还在新西伯利亚等待转运。</p>

也就是说,在离中队不到三百公里的地方,有两个俄军主力师。</p>

对俄罗斯来说,三百公里不算远。</p>

可是对地面部队来说,三百公里却足够远了。要知道,一支常规地面部队,一天的行军里程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p>

俄军能够及时赶到吗</p>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p>

晚,戚凯威动用四百多架运输机,把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送到了别洛沃。</p>

与此同时,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在北面取得了重大胜利,顺利攻占了安热罗苏真斯克郊外的机场。</p>

虽然这只是一座小型民用机场,但是足够让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了。</p>

要知道,大型电动运输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求能在野战机场起飞,甚至能在较为平整的硬质地面起飞。</p>

除此之外,倾斜旋转翼飞机以常规方式起降时,运载能力能提高百分之五十。</p>

如此一来,这些原本只用来运载空降战车的战术运输机,也能运载质量在三十七吨左右的地面战平台了。要知道,多用途平台的战斗全重也就只有三十五吨,而反装甲平台在卸下全部电池弹药等物品之后,能把重量将到三十六点五吨,从而可以用倾斜旋转翼飞机以常规方式运送。</p>

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被称为集团军,主要就是除了拥有空降部队,还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地面部队。在作战配置,空降部队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是集团军的突击力量,而占了三分之二的常规部队,才是集团军的主力。因此在作战使用,空降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前沿机场。</p>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在当晚大批开赴前线。</p>

这个晚,中国的军事空运能力再次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p>

到一月二日天亮时,第三十八集团军的绝大部分作战部队已经抵达别洛沃,先头部队已经攻入了城区。</p>

北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主力也已到达安热罗苏真斯克,并且发动了进攻。</p>

空中战场,中国空军的千架战斗机轮番出动,压得俄罗斯空军抬不起头来,主动放弃了战场制空权。随后,中国空军还出动战略轰炸机,对俄军纵深地区的防御部队与重要军事设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p>

收到从前线发来的战报,布鲁希洛夫几乎绝望了。</p>

差不多只用了十二个小时,中队就在俄军战略防线的腰部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而且是致命的突破口。虽然俄军还在顽强战斗,别洛沃与安热罗苏真斯克的守军都在死守摇摇欲坠的阵地,给中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布鲁希洛夫知道,俄罗斯已经输了,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p>

仅仅十二个小时,一场大规模战争就决出了胜负,绝对是军事史的奇迹。</p>

当然,中队离真正的胜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战略讲,顺利攻占别洛沃与安热罗苏真斯克,只是为接下来的战略胜利打下了基础,或者说打开了通往胜利的大门,而不是真正取得了胜利。</p>

在取得胜利之前,中队还要战胜数不尽的困难。</p>

第九十一章战略突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