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防空作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壮士断臂(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这次,倒霉的是萨拉托加号航母战斗群。在三分钟的炮击中,侦察编队里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进行了六次短促急射,投射了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径炮弹,重点打击了包括萨拉托加号航母两艘防空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在内的六艘战舰,并且再次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战果。</p>

炮击结束的时候,萨拉托加号没有沉没,也没有沉没的危险,只是航母由三十三节降到了二十七节。更要命的是,因为有数十枚炮弹击穿了飞行甲板,在机库内爆炸,在航母上引发了大火,所以要想灭火,就得进一步降低航速。如果保持二十七节的速度,大火迟早会失去控制。</p>

减速显然不大现实。</p>

弗伦奇非常清楚,侦察编队的速度是四十五节,本来就比美军舰队快,如果因为萨拉托加号减速,舰队就别想逃走了。</p>

三点三十八分,弗伦奇命令萨拉托加号航母战斗群脱离编队。</p>

当时,两艘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已经沉没或者正在沉没,所以弗伦奇留下了三艘反潜驱逐舰掩护萨拉托加号。</p>

必须承认,弗伦奇在这个时候已经打算抛弃萨拉托加号。</p>

准确的说,他让萨拉托加号脱离编队,就是希望用这艘注定要完蛋的航母吸引侦察编队的火力,让其他航母战斗群顺利逃脱。</p>

可以说,弗伦奇对当时的战场情况有极为清楚的认识。</p>

侦察编队能够构成威胁,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侦察机提供的战场信息。只要能够驱逐侦察机或者是避开侦察机或者是等到侦察机返航,侦察编队就无法弄清楚美军舰队的情况,也就无法构成威胁。</p>

毫无疑问,那些侦察机不可能一直跟在美军舰队后面。</p>

弗伦奇要做的,就是顶住短时间的猛烈打击,带着更多的战舰返航,因此不得不牺牲部分战舰。</p>

到三点四十分,弗伦奇已经收到了攻击机群的战报。</p>

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重创了三艘中国航母,而且其中两艘很有可能沉没,因此他已达到战役目的。</p>

换句话说,只要大部分美军战舰能够撤离战场,美军就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p>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撤走吗</p>

当时,牧浩洋派出了数十架侦察机。只要有一架侦察机逼近到离美军舰队三百公里的地方,就能用雷达锁定美军战舰,在数秒钟之内为侦察编队提供炮击参数,而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击落侦察机。</p>

三点四十三分,侦察编队进行了第四轮炮击。</p>

这次,倒霉的是埃塞克斯号航母战斗群。在三分钟的炮击中,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再次用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径炮弹,重点打击了航母巡洋舰与多用途驱逐舰,使该航母战斗群丧失了作战能力。</p>

弗伦奇没有迟疑,让埃塞克斯号航母战斗群也脱离了编队。</p>

到此,已有三艘美国航母丧失作战能力。</p>

弗伦奇没有放弃,依然在与时间赛跑。</p>

到三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已有近三十架侦察机返回,有能力把防空范围扩大到三百公里以上了。</p>

只是,问题仍然存在。</p>

在舰队遭受炮击的时候,预警机全部转移规避。更重要的是,美军舰队在转为向南航行的时候,是各自转向的,因为之前位于最前方的航母战斗群,此时位于最后方,结果遭到重创的三艘航母都位于编队后方。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这三支航母战斗群上方的预警机都飞走了。</p>

对于拦截侦察机来说,仅有战斗机肯定不够。</p>

在防空战舰无法派上用场的时候,预警机就是唯一的指挥平台了。</p>

在弗伦奇忙着调整防空部署的时候,侦察编队发动了第五次炮击。</p>

在三点四十四分到四十七分之间,大黄蜂号航母战斗群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六艘主力战舰遭到了上千枚炮弹集中打击。</p>

局势继续恶化,弗伦奇的情绪也跌到了谷底。</p>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四点半之前,美军舰队就将彻底丧失作战能力。</p>

当然,弗伦奇并不知道,侦察编队的打击能力也快到顶了。不是侦察机没有提供战场信息,而是四艘大型综合战舰上的炮弹快用光了。连续五轮炮击,侦察编队总共投掷了近八千枚炮弹,而当时四艘大型综合战舰上,总共也就只有一万二千枚增程炮弹,即剩下的炮弹还能进行两次齐射。接下来,只有把距离缩短到八百公里以内,侦察编队才能让大口径电磁炮继续发威。</p>

三点五十二分,第六轮炮击开始。</p>

这次,倒霉的是突击者号航母,以及两艘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p>

炮火打击同样猛烈,而弗伦奇也做出了同样的安排,让速度达不到三十三节的航母战斗群脱离编队。</p>

这个时候,美军的预警机也返回了战场。</p>

在预警机的引导下,返航的美军侦察机不顾所剩无几的燃油,把防空拦截范围扩大到了三百五十公里。</p>

只是,美军的行动依然慢了半拍。</p>

四点刚过,侦察编队进行了第七次炮火打击,目标是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里的六艘大型战舰。</p>

炮击结束时,美军舰队里只剩下了列克星敦号肯尼迪号与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还没遭到打击,能够保持三十三节的速度,另外六支航母战斗群中,除了没有遭到炮击的反潜驱逐舰,其余战舰要么已经沉没,要么跟不上舰队的速度。按照弗伦奇的命令,这些航母战斗群全部单独撤离。</p>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四点过的时候,侦察编队派出了十多架倾斜旋转翼飞机。</p>

原因很简单,主力编队出动的侦察机要么已被美军击落,要么正在返航,再也无法为炮击编队提供战场信息了。</p>

只是,这些倾斜旋转翼飞机没有到达美军舰队上空,而是在起飞后不久,被返航的美军战斗机击落。受美军战斗机威胁,侦察编队暂时停止了炮击。只是,侦察编队没有减速,仍然以四十五节的速度向南追击。</p>

当然,侦察编队停止炮击的主要原因,还是用光了增程炮弹。</p>

虽然当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九百公里左右,但是普通炮弹的最大射程只有八百公里。以双方的速度差,至少要到三个小时后,侦察编队才能追上那些减速的美军战舰,再次进行炮击。</p>

显然,没有减速的美军战舰不会留下来等死。</p>

更重要的是,三个小时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p>

别忘了,美军舰队向南转向后,正好在牧浩洋派出的潜艇群的航线上,而在战斗爆发的时候,位于编队前方的四十艘全电动潜艇就在美军舰队南面两百多公里处,这些潜艇显然不会空手而归。</p>

只是,弗伦奇也绝非庸碌之辈。</p>

四点二十分,在最后一轮炮击结束快二十分钟后,弗伦奇猛然意识到,侦察编队的炮火打击已经结束了。</p>

虽然弗伦奇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有一点非常肯定,即侦察编队的速度比美军舰队快得多。事实上,当时返航的美军战斗机没有攻击侦察编队,因为没有合适的弹药,但是带回来了至关重要的战场信息,即侦察编队保持了四十五节的最高速度,预计在五个小时后与美军舰队的距离就能缩短到八百公里。</p>

这下,弗伦奇才想到,中国海军获得了射程超过八百公里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p>

侦察编队没有继续开火,一是侦察机被驱逐,二是远程炮弹用光了。而侦察编队没有放弃追击,表明还有足够多的普通炮弹。也就是说,只要让侦察编队追上,美军舰队就将死无葬身之地。</p>

四点半,弗伦奇再次下令转向。</p>

紧接着,他向遭到炮击后被迫减速的六支航母战斗群下达了命令,让每支航母战斗群只留下一艘反潜驱逐舰掩护受伤的航母撤退,另外两艘驱逐舰切最短航线,即向东南航行,与舰队会合。</p>

可以说,这道命令十分及时。</p>

更重要的是,弗伦奇这种壮士断臂的决定,最终拯救了美军舰队,或者说拯救了三艘还没有完全丧失作战能力的航母。</p>

要知道,杀回来的中国潜艇离美军舰队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p>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弗伦奇的战术部署,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