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守与不守(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二舰队错过了打击美军第三舰队的机会,算不遗憾,因为在二十八日夜间,尼克松就收到了弗伦奇将的命令,提高了舰队的警戒级别,并且计划在到达霍尼亚拉之前扩大防空警戒范围,并且向北面的俾斯麦群岛派遣侦察机。从时间计算,尼克松有理由相信中国舰队已经到达俾斯麦群岛附近。除了美军第三舰队提高警戒之外,美军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巡逻机也加强了搜索力度。</p>

也就是说,就算佟少云率领第二舰队留在新爱尔兰岛附近,并且把握住了机会,也很有可能遭到美军反击。要知道,到三十日夜间,第一舰队还在密克罗尼西亚,与第二舰队的距离在一千四百公里以,能够提供的防空掩护非常有限,第二舰队只能依靠自身的防空力量应付美军的空中打击。</p>

第二舰队机动到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还有一个好处,即能够为登陆波纳佩岛的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p>

其实,这也是第二舰队转移到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的主要原因。</p>

虽然登陆舰队有八艘火力支援舰,有三十二门大口径电磁炮,而第二舰队总共也就只有二十四门大口径电磁炮,但是庞跃龙似乎不大信任火力支援舰,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要求第二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前期炮火支援,火力支援舰则是在登陆开始之后,才为陆战队提供支援。</p>

也正是如此,第二舰队里有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p>

二十九日,双方相安无事。</p>

虽然美军在这天出动了大批巡逻机,但是没有搜寻卡平阿马朗伊环礁附近,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俾斯麦群岛北面。在密克罗尼西亚,中国海军正在为攻打波纳佩岛做准备,第一舰队与登陆舰队都在美军的搜索范围之外。</p>

三十日凌晨,登陆前的炮火打击开始了。</p>

在整个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岛是唯一有美国驻军的地方,准确的说,这座岛有美国租用的军事基地,包括一座能够容纳万吨级战舰的港口一条拥有一千五百米跑道的机场与一座陆战队兵营。</p>

当时,岛大约有两千名美军,其中有一个兵力在五百左右的陆战营。</p>

在美军的防御体系中,波纳佩岛起到连接所罗门群岛与马里亚纳群岛的作用,只是在此之前并不处于战线前沿。更重要的是,波纳佩岛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小岛,而且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有大约十万常住人口,因此美军在波纳佩岛的防御部署并不完善。</p>

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美军甚至打算放弃波纳佩岛,因为这座岛屿太难守卫了。</p>

按照弗伦奇提出的防御规划,美军应该主动撤退到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与图瓦卢群岛一线,并且在瑙鲁部署重兵,南面连接所罗门群岛北面连接威克岛,形成一道完善的战略防线。因为波纳佩岛过于靠前,离关岛只有一千多公里,周围还有大量能够供中国陆战队利用的岛屿,所以没有多大的防御价值,不值得花费太多的兵力,更不值得为了这座岛屿与中国海军决战。</p>

问题是,美国海军中,有弗伦奇这种认识的人并不多。</p>

在政治,美国当局更不允许大踏步的战略撤退,特别是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美国最需要的是一次显著的胜利。</p>

要知道,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出现了单独退出战争的苗头。</p>

五月份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和平主义者组织了全国性罢工,要求现政府下台,提前举行大选,并且高呼结束战争的口号。虽然这次罢工最终遭到镇压,几名组织罢工的份子还被秘密逮捕,但是澳大利亚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明显了,再不采取措施,就很有可能发生暴动。</p>

从政治讲,所谓的措施,就是增强取胜的信心。</p>

要想让民众相信胜利就在眼前,就得在战场有所表现,也就不能提到战略撤退,而应该强调战略进攻。</p>

结果就是,弗伦奇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p>

美军没有放弃波纳佩岛,但是也没有增强波纳佩岛的防御部署。不管政治家怎么想,在军事层面,守卫波纳佩岛确实没有多少价值。更现实的是,美军得把重点放在所罗门群岛。</p>

事实,如果中队打算进军西南太平洋,与波纳佩岛就没有多少关系。</p>

至少,在弗伦奇看来,中队只有在进军夏威夷的时候,才会出兵占领波纳佩岛,在此之前基本没有可能。</p>

问题是,被弗伦奇看成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