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局(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中国舰队能够进入红海,到达埃及的港口,那么中国就能在中东开辟一条新的战线。</p>

毫无疑问,对美以联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恶梦。</p>

所幸的是,中队到这个时候,也到了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来发动这场进攻战役,不然也不会邀集盟国。</p>

问题是,美国在吉布提的兵力也极为有限。</p>

更重要的是,离吉布提最近的美以联军在西奈半岛,而且美以联军部署在红海里的船只并不多。</p>

也就是说,吉布提基本就是一座孤悬在亚丁湾西部的飞地。</p>

如果中国投入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哪怕只是一支拥有一艘航母的舰队,美军也别想守住吉布提。</p>

当时,中队只能依靠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岸基航空兵。</p>

事实,必须承认中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攻打吉布提的时候,部署在沙特与阿联酋的中国空军就没有提供帮助。主要原因就是,这是由陆战队单独策划的进攻行动,与空军没有多大关系。</p>

在检讨吉布提战役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中队的内部矛盾,极大的削弱了作战能力。</p>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空军提供一些支援,陆战队能在八月份攻占吉布提。</p>

可惜的是,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场原本没有什么难度的战役,变成了一场持久战。到八月初,东方盟军还在北索马里的荒漠里蹒跚前进,离吉布提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已经为此付出了万人伤亡的代价。</p>

只是,美军的日子也不好过。</p>

从六月底开始,美国就集中战略空运力量,向吉布提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一直持续到八月初。一个多月内,美军向吉布提增派了两个师,大约三万名官兵,还运送了一百多万吨作战物资。</p>

可以说,美军为了守住吉布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p>

问题是,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不然就得输掉中东战争。</p>

只是,最大的威胁不在非洲之角,而是在大陆战场。</p>

虽然直到弗伦奇回到华盛顿,大陆战场也非常平静,中国陆军仍然努力打通远东与西伯利亚的交通线,进驻中亚的中队没有动静,但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陆军正在为一次决定性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别的不说,从五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里,中国至少向哈萨克斯坦输送了数千万吨的作战物资,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由铁路运输,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为空运。</p>

如果没有发动战略进攻的准备,中国陆军绝对不会动用如此多的空运力量。</p>

根据i提供的情报,当时中国部署在大陆战场的运输机超过了两千架,而且几乎都是大型电动运输机。</p>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p>

按照马歇尔将的判断,即便不做战前准备,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也足以支持十个集团军发动进攻。</p>

当时,马歇尔将还推断,中国陆军不会因为天气问题而放弃进攻,很有可能在冬季的时候发动进攻,且主要攻占由俄罗斯控制的乌拉尔河流域,把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为来年开春进军俄罗斯打下基础。</p>

可以说,马歇尔将的判断非常准确,几乎与戚凯威的战略计划完全一致。</p>

事实,当时中国陆军在哈萨克斯坦囤积作战物资,不是在为冬季的进攻做准备,而是在为明年春天的进攻做准备。即便以空运为主,把物资从哈萨克斯坦运到前线,也要比从国内运到前线容易得多。</p>

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陆军将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p>

马歇尔将给出的答案是:十月份,最迟十月底。</p>

理由很简单,到了十月底,戚凯威至少能在中亚投入八个全部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集团军。</p>

这样一来,美军就得立即采取行动,在其他战场吸引中队的注意力。</p>

显然,这个其他战场,只能是太平洋战场,因为在别的战场,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十月底之前发动进攻。</p>

问题是,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就能发动进攻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