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尔加河(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有趣的是,面对如此惨败,诺日罗夫依然不承认是自己的过失。</p>

当时,诺日罗夫还反咬了一口,宣称是俄军没有守住伏尔加河防线,才导致美军在撤退的时候遭到围攻,被迫集中在阿赫图宾斯克突围,导致数十万官兵必须在一段不到二十公里长的河道处渡过伏尔加河。</p>

显然,诺日罗夫是在狡辩。</p>

要知道,按照分工,美军负责守卫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地区,俄军根本没有义务守卫伏尔加河东岸。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俄军死守住阿赫图宾斯克,六十万美军都得完蛋,而让俄军进入阿赫图宾斯克的正是布鲁希洛夫,而且他是在一月一日,也就是诺日罗夫下令美军撤退的时候给朱利亚诺夫下达的命令,俄军花了三天才进入阿赫图宾斯克,仅比第三十九集团军早到了两天。</p>

当然,这场战役,也捧红了朱利亚诺夫。</p>

事实上,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拿平民做盾牌,用十多万俄罗斯平民去交换了二十多万美军。当时,外界只知道,朱利亚诺夫守住了伏尔加河东岸最后的据点,是二十多万美军官兵的救星。</p>

结果是,战役结束后,美国总统卢卡斯亲自授予朱利亚诺夫国会荣誉勋章。</p>

这位俄军将领,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美军最高荣誉勋章的外人,也因此名声大噪。</p>

一时之间,甚至连俄罗斯人都把他看当成了民族英雄。</p>

只是,俄军没能守住阿赫图宾斯克,或者说没有守卫这座伏尔加河东岸城市的必要,因为更加重要的城市需要俄军守卫,这就是伏尔加格勒。</p>

一月十五日,俄军从阿赫图宾斯克撤退到了伏尔加河西岸。</p>

当时,中队没有去占领阿赫图宾斯克,直到一月底,在发现有需要攻打伏尔加格勒之后,才觉得有必要从南面对伏尔加格勒进行包抄,降低伏尔加格勒的战略重要性,这才派遣部队进入了阿赫图宾斯克。</p>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中队的最大问题就是推进速度过快。</p>

要知道,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中队就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完成了原本计划要用整整四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戚凯威把推进到伏尔加格勒的最后时间订在四月底。也就是说,当时戚凯威准备花五个月进军一千多公里,根本没有急于打到伏尔加格勒的想法。</p>

不是戚凯威过于保守,而是进军太快肯定会出问题。</p>

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跟不上。</p>

虽然在获得了充足的大型电动运输机与战术运输机,特别是在电动战术运输机开始大批量服役之后,空运成为了最主要的物资运输手段,规模庞大的运输机群,足以支撑百万大军在前线作战,但是空运也需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运送一些无法用战术运输机空运的大型设备的时候,必须在前线获得机场,或者是开辟野战机场。问题是,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就只有三座规模稍大的城市,而且没有空军基地,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机场也在几座大城市附近,且都已转移到伏尔加河西岸。结果就是,可供中队使用的机场不多,必须在前线修建野战机场。</p>

当时,中国陆军已经为此做了准备,采购了几十套野战机场的预制件。</p>

在技能娴熟的工程部队手里,十二个小时就能铺设出一条一千五百米长的跑道,供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问题是,这总得需要时间,而且得在此之前选择或者开辟出适合建野战机场的场地,然后得用战术运输机把预制件送过去,还得运送工程部队与工程设备,最后才是让工程部队开建。</p>

一般情况下,建造一座野战机场需要两天到三天。</p>

显然,在这场推进速度极快的战斗中,前线部队能在两到三天内推进几百公里,等野战机场建好了,差不多就在后方了。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战术运输机的作战负担依然没有减下来,大部分时候仍然得让战术运输机把物资送到前线部队手里,而不是让前线部队直接在野战机场附近获得补给。</p>

仅在阿赫图宾斯克战役中,中国空军与陆军的战术运输机就飞行了二十一万架次</p>

这是个什么概念</p>

当时,中队投入的战术运输机大概是三千五百架,在十一天的战斗中,相当于每架战术运输机每天要飞行六个架次,且一天也不得耽搁。所幸的是,因为运输距离较短,平均每架次的飞行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p>

如果运输距离稍微长一点,肯定会酿成灾难。</p>

要知道,在这三千五百架战术运输机中,只有一千架是出动能力较强的电动运输机,其余二千五百架都是烧油的运输机。</p>

不管怎么说,打到伏尔加河东岸,中队必须停下来了。</p>

第一百七十四章伏尔加河</p>

第一百七十四章伏尔加河,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