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陆军上岸(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可惜的是,魏成龙的另外一个如意算盘打空了。</p>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庞跃龙不打算让陆军参战,他就在五月底或者六月初把这十个集团军要回去,发动进军圣彼得堡的作战行动。结果,五月初,牧浩洋的一道命令,让十个集团军全都去了澳洲。</p>

要知道,这可是魏成龙手里最能打的十个集团军。</p>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个,另外六个是: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第一五四集团军第一六五集团军第一三八集团军与第一三九集团军。也就是说,十个集团军中,有五个是在战前成立的王牌部队,另外五个也是战前就有的常设预备军,都是陆军中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p>

要说什么的话,魏成龙只能说,他幸好没有把第四十二集团军派回去。</p>

要知道,当时在俄罗斯战场上,只有第四十二集团军这一个王牌集团军了,而没有把第四十二集团军派回去,主要就是该集团军不是首批参战部队,而是在大陆战争打了大半年之后才上场的。</p>

</p>

当然,打到这个时候,集团军的番号也就仅仅是番号。</p>

即便是那些在战争爆发后成立的集团军,只要在大陆战场上磨练一年半载,也成了能征善战的王牌部队。</p>

拿到十个集团军,庞跃龙却高兴不起来。</p>

首先,在如何使用这些陆军部队的问题上,庞跃龙就与几个集团军司令产生了分歧。庞跃龙希望陆军去把分散部署在后方的陆战队替换下来,以便他能组织起进攻并里。显然,没有哪个集团军司令愿意这么做,都坚持认为应该去主要战场,而且不能把集团军拆散了投入战斗。</p>

一番争执之后,双方都做了让步。</p>

五个战前成立的王牌集团军去主战场,另外五个集团军则去替换后方的陆战队。</p>

庞跃龙没有拿军衔压人,毕竟他是陆战队大将,而集团军司令是陆军将领,背后还有魏成龙撑腰。再说了,庞跃龙与魏成龙的关系不算糟糕,他也没有必要在如何使用陆军部队的问题上与魏成龙发生矛盾。</p>

等到这件事情确定下来时候,已经是五月十五日了。</p>

当时,另外六个集团军也已到达悉尼。</p>

按照庞跃龙的部署,进攻行动在五月二十日开始,在二十五万陆军的协助下,肯定能在十天之内扫荡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参与前线作战的五个集团军,必须在五月十九日夜间十点之前部署到位,并且做好战斗准备。另外五个集团军则必须在十八日部署到位,替换下十三个陆战师。</p>

当时,庞跃龙没有利用悉尼港,大部分军事物资依然在布里斯班上岸,再由运输机送往前线。主要就是,悉尼有一千多万平民,送往悉尼港的是民用物资,今后的民事救助行动将以悉尼为中心进行。说白了,悉尼太大了,就算把军事物资送到悉尼港,也要穿过城区才能送到郊外的机场上去。布里斯班就没有这些问题,物资在临时码头上岸后,能够直接运抵附近的野战机场。另外,对运输机来说,从前线飞往布里斯班,也就只比飞往悉尼多出二十分钟。</p>

安排妥当之后,庞跃龙才离开悉尼,返回布里斯班。</p>

陆战队的司令部在布里斯班,而庞跃龙就是前线总指挥。这次,他没有让司马文正负责前线指挥工作,不是他不信任司马文正,而是这次作战行动在策划阶段,从头到位都是他在负责,与司马文正没有半点关系。</p>

可以说,攻占澳洲,已经成了庞跃龙的人生理想,至少是短期理想。</p>

战场对面,温斯顿的处境就没有这么乐观了。</p>

杰克逊还在美国养病,温斯顿继续指挥美澳联军作战。悉尼不战而降之后,谁也不对未来抱希望。</p>

当时,美澳联军内部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不是如何守卫堪培拉墨尔本与阿德莱德,而是要不要放弃澳洲大陆,撤退到塔斯马尼亚岛,甚至撤退到新西兰,以免在这块守不住的战场上消耗太多兵力。</p>

主张撤退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不包括温斯顿。</p>

在温斯顿看来,作为职业军人,就应该坚守每一块阵地,而作为澳大利亚人,就应该保卫家园。</p>

可惜的是,持这种观点的,恐怕就只有他一个人了。</p>

第二百二十五章陆军上岸</p>

第二百二十五章陆军上岸,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