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美国总共有五十个州,除掉阿拉斯加州与夏威夷州,美国本土有四十八个州,外加华盛顿特区。</p>

后来,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夏威夷州与阿拉斯加州由中国占领,佐治亚州由约旦科威特卡塔尔与巴林占领,其余三十六个州,由三十六个盟国各自占领,欧洲联邦分到的是缅因州,华盛顿特区在名义由盟军共同占领后来也是占领军司令部所在地,实际由中国与欧洲联邦共同管理。战后的美国,依然实行联邦制,各个州拥有较高的自治权,联邦总统联邦议会议长联邦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各个州的州长在选出之后,都得由占领军司令任命。说得简单一些,占领军司令就是美国总统的总统,拥有最高管辖权。显然,占领军司令只能由中国将担任,只是在占领军司令部,设了一个盟国联合参谋部,由四十个盟国各派遣一名高级军官组成,占领军司令则通过参谋部下设的管理机构负责行使管辖权。欧洲联邦与中国解除同盟条约之后,缅因州由中国占领,华盛顿特区也由中队单独管理。</p>

从某种意义讲,黄瀚林保住了其坚持的原则,即战后的美国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p>

事实,大战结束后不到十年,盟军在美国的占领行动就剩下了象征意义。</p>

不管怎么说,永久占领美国是很不现实的想法,只有让美国民众心甘情愿的放弃抵抗的念头,才能从根本消除威胁,而占领本身并不能让美国民众放弃抵抗,只有结束占领,把权利移交给美国民众,才能达到目的。当然,为了防止美国东山再起,短时间占领仍然是有必要的。</p>

问题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国家目标,美国就很容易再次走歧途。</p>

这时候,黄瀚林的远见卓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要知道,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联邦就发动统一欧洲大陆的战争,后来还把战火烧到了东欧与地中海南岸。</p>

结果就是,欧洲联邦很快就成为美国人民心里的公敌,成为对自由与民主世界构成最大威胁的敌人。原因很简单,欧洲联邦的统一行动,不是在自由与民主的基础进行的,而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是强加给欧洲其他民族的统一。如此一来,在原本就热爱自由与民主的美国人眼里,欧洲联邦就是一个的军事强国,是一个到处侵略与吞并弱国,时刻都在发动战争的邪恶国家。</p>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欧洲联邦迟早有一天会跨过大西洋,让战火烧到美国本土。</p>

别忘了,美国也是西方国家,而且半数国民是欧洲移民的后代,因此在美国人看来,欧洲联邦的统一范围不仅仅是欧洲大陆,而是所有西方国家,这其中肯定就包括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与加拿大。</p>

显然,在美国民众把欧洲联邦当成敌人的时候,中国就是美国的盟。</p>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为美国松绑,逐步降低占领级别,并且逐步把国家权利归还给美国民众。</p>

只是,中国并没放松警惕,比如严格限制美国的军事力量。</p>

总而言之,黄瀚林积极鼓动欧洲联邦发动统一战争,对中国在美国的占领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p>

七月七日,在基本问题达成一致之后,东方同盟集团四十一个成员国的首脑共同签署与发表了同盟宪章,明确提出,只有美国无条件投降,战争才会在盟军全面占领美国之前结束。</p>

事实,两天前,美国总统就通过瑞士,获得了消息。</p>

这个时候,卢卡斯基本已经走投无路了。</p>

东方同盟集团以宪章的方式,把美国无条件投降确定了下来,等于关闭了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途径。</p>

美国要么彻底战败,要么无条件投降,没有第三种选择。</p>

当然,无条件投降等于彻底战败。</p>

两种方式的区别只是,到底要牺牲多少人,战争才会结束。</p>

显然,牺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p>

在战场,美军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虽然美国空军还在作战,但是仅能保护东海岸地区的大城市。在广大的中部地区,美军已经完全丧失制空权,中国空军不但能够用战略轰炸机轰炸城镇,甚至还大量使用了运输机,也就是大型电动武器运载与投掷平台,来轰炸完全丧失抵抗能力的地区。</p>

每天,都有成千万的美国人丧生。</p>

根据战后估计,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每天死于战略轰炸的美国人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而间接死亡的美国人更多。如果全部算的话,每天有一百万以的美国平民因战乱丧生。</p>

美国还能打下去吗</p>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最多只需要半年,美国就将彻底崩溃。</p>

问题是,卢卡斯能够在这个时候宣布无条件投降吗</p>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不会让卢卡斯投降,这其中就包括美军中的战争狂热份子。</p>

第二百六十一章同盟宪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