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第三世界联盟发展(1 / 2)

 正文第369章:第三世界联盟发展</p>

第369章:第三世界联盟发展</p>

苏联一直都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就是无法与中俄联军进行正面对抗,一旦进行正面对抗,下场就是惨败。</p>

然而不进行正面对抗的话,中俄联军又不冒进,而是对苏联进行蚕食,苏联想要采用人海战术,也没有办法。</p>

毕竟中联军不冒进,求人家都没用。</p>

中俄联军的这种策略,使得苏联无比头痛。</p>

而且随着俄国的逐渐繁荣,对于苏联民众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大了。</p>

苏联知道,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p>

美国就算是在支援苏联,但毕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人家中俄联军要打苏联,英美不论怎么劝都是劝不住的。</p>

1921年中俄联军的进攻,缴获了不少美国制式武器。</p>

中华帝国对美国发出了严重抗议,认为美国是在不顾人类社会体制发展的健康xng,对苏联进行援助是一意孤行的行为。</p>

如果美国再不停止对苏联的这种援助,那么必然遭到全人类的唾弃。中华帝国外交部在抗议中说道。</p>

中华帝国向来极少抗议,都是用实际行动说话,不过这次却是要抗议的,实际行动也是要有的。</p>

中华帝国的实际行动,就是向南美国家出售军火。</p>

南美有不少国家历来都不甘生存在美国的y影之下,更何况此时有中华帝国出来扛大旗造大反。</p>

中美之间的争端,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p>

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两国在国际上的冲突十分频繁。</p>

而英国,此时则一边站了。</p>

英国尽管还保持着世界老大的余威,但中国显然已经不太鸟英国了,美国同样也是如此。</p>

英国保持世界老大地位只是一种惯xng,毕竟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内部还未打一场分老大小弟什么的。</p>

但英国的国力衰弱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英国佬的家底还是很丰厚的,特别是英国的那么多的殖民地。</p>

特别是印度和南非,这两个地区每年能提供不少的收益上来,而英联邦国家也能在战争中贡献一份力量。</p>

英国毕竟还是全球最强大的殖民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其海军依旧是世界最强。</p>

但英国佬没钱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p>

英国此时的债务,每年拿出1的国民收入来还,要还到40年代。</p>

不过英国还是可以缓过气来,相比之下,法国和德国恢复速度较快,法国并非严重依赖于海外殖民地,因此只要有资金,经济马上就能够恢复。</p>

但世界上最强大,争端最多的还是中国和美国。</p>

中国的强大引发了美国的敌意,从而引发了争端。中华帝国也不是好欺负的,美国要对付中华帝国,中华帝国同样也不甘示弱。</p>

两国的争端,是一战之后世界的主要问题。</p>

两国在诸多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例如在苏联问题上,在南美问题上,在关税问题上等等。</p>

不过总的来说,双方暂时也只是小打小闹,还没有到矛盾尖锐得要开战的程度。</p>

美国要保苏联,这是一个谁都看得出来的姿态了,相比中国在大搞第三世界联盟,并且年年对苏联大打出手,美国基本上除了加大援助苏联的力度之外,则别无其他办法。</p>

派遣军队去援助苏联显然是不行的。</p>

至于加大继续加大对苏联的援助,这对美国来说貌似比较吃亏,毕竟美国没有太多的回报。</p>

美国是一个商人国家,什么都是讲利润的。</p>

援助苏联只是从安全角度上出发,但苏联此时就好比是一个无底dng,怎么填都填不饱。</p>

1921年的这次夏季攻势,两百万中俄联军以摧枯拉朽的势头,一举攻入乌克兰东部,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乌克兰地区。</p>

两百万部队在前面推进,后方还有八十多万中俄联军保护交通线。</p>

苏联只能干瞪眼,这么严密的防护,苏联根本没有办法。</p>

这是实力上的差距,不是人力可以弥补的。</p>

特别是在中俄联军如此谨慎的情况下,苏联根本抓不到机会对中俄联军进行打击。</p>

再这么下去,苏联要完蛋的</p>

乌克兰地区乃是苏联很重要的产粮区,此时三分之一被中俄联军给攻占了,苏联每年的粮食产量也就少了很多。</p>

对于中国来说,粮食并不算什么,但对于苏联来说,粮食就等于是统治权。</p>

斯大林痛定思痛,认为还是军队质量上比不上中俄联军,如果苏联也能够有中俄联军那样庞大的炮火和空军,以及装甲师,抵挡中俄联军是绝对可能的。</p>

但问题是,苏联没有。</p>

苏联只是一个接收了尼古拉二世留下的烂摊子的国家,工业基础实际上是不怎么样的,俄国的工业化还是在法国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苏联的工业更是不怎么样。</p>

同时,中俄联军年年对苏联工厂进行轰炸,苏联的工业受到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尽管美国支援了苏联很多工业设备和军事技术。</p>

苏联的军事装备发展其实也很快,但只是技术太差了。</p>

例如苏联的战车,用的是美国人的技术,结果造出来的一种一上战场就被掉的笨重玩意。</p>

苏联的军队也缺乏足够的专业xng,苏联士兵很业余,但好勇斗狠却是苏联士兵的一个特xng。但业余毕竟是业余,相比中俄联军近四百万服役军人来说,战斗力确实是差了很多。</p>

或者说,两军的士兵或许在素质上的差距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差距还是重装备上,也就是火炮战车飞机。</p>

苏联快速的吸收了美国的技术,但问题是一直都被压着打,这些技术投入到前线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p>

苏联需要时间</p>

斯大林迫切的想要有一段安稳的时间来进行发展,为此开始求助于英美,希望他们能够在外交上给与强力的支持,以促使中国从俄国内战中抽离。</p>

如果没有中国陆军的支持,就以俄国那么点陆军,根本就挡不住苏联的脚步。</p>

接到苏联的意愿,英美两国逐渐意识到,再不阻挡中俄联军的脚步,中俄联军甚至可能将手伸到西欧去。</p>

此时中俄联军已经是打到乌克兰了。</p>

尽管年年看起来打得不是很凶,但实际上年年中俄联军都会攻下了一大片地盘。苏联在这种蚕食战略下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p>

尽管苏联可能动员出上千万的兵力,但问题是苏联没有那么多的武器去装备这些兵员,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物力去养那么多的人。</p>

为了能够阻挡中俄联军的脚步,英美在国际上也是大造舆论。</p>

认为苏联与俄国的战争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战,中国不应该参与其中。</p>

英美的意思就是,苏联和俄国就是打擂台一样,中国参与进去,就是裁判上台搏击,这对于苏联人民来说是不公平的。</p>

中华帝国对此不予理会,纯属当做英美两国在放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