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训练新军(2 / 2)

很好,我一切答应就是,不过盐屋大人,不要食言,否则你在城生城的一切生意,就完了。斋藤利基不冷不淡地说着。</p>

盐屋秋贞对此暗怒,只能喔地一声答应。</p>

盐屋大人,正如我之前所说,神冈银山对世人而言,就如同是一把稀世名刀,武田家的李晓,起了贪念,独自占有而不敢上报主家,如此就犹如三岁孩童抱着黄金招摇过市。</p>

斋藤大人,李晓可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辉虎公也在他手下吃过大亏。</p>

面对盐屋秋贞的提醒,斋藤利基将手一挥言道:你放心我不会轻敌,不过李晓再勇猛也只有一人,他手下不到五千石的领地,能招募多少农兵,再加上他从甲斐带来的武士,这次神保大人已答允借兵给我,加上本家人马,我会用超过武田军数倍以上军势讨伐于他。</p>

眼见斋藤利基如此自信满满,盐屋秋贞当下拜伏言道:如此,我就在这里预祝大人成功夺下神冈城了。</p>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p>

天明才不久,神冈城外的校场就传来尖锐的口号声。</p>

李晓训练常备的校场,在位于距神冈之町有一里多1日里4公里山路的偏僻地方。</p>

每天清晨五点,李晓手下这支常备就必须起床,然后各自扛上武器,饭团,做一个五公里山路的武装负重越野拉练。</p>

就连李晓本人,也必须参与,与常备们一起负重奔跑。</p>

常备眼见城主大人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训练,于是士气都十分高昂。</p>

到达训练场后,略微休息一下,常备们吃完自带的饭团,开始正式操练。</p>

之所以选择距离神冈之町如此远,又偏僻的地方,李晓的目的是为了保密,他不愿意自己新式练军的方法,被别有用心的人可看去。</p>

这支五百常备,是李晓苦心铸造了一柄利剑,是准备以后拿出一鸣惊人的,绝不能现在就漏了底。</p>

况且他的铁炮队齐射时的轰鸣声,也很容易泄露自己装备这么多铁炮的底细。</p>

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李晓把所有时间都放在步兵的队列行进停止上面了。</p>

说来李晓就不得不头疼,这时代人的普遍文化问题。</p>

一开始时,李晓整整花了五天的时间,才帮助所有足轻,分清楚那边是左那边是右,迈步时是先跨左腿还是后腿。</p>

见此情景李晓不禁联想起大学军训。</p>

李晓现在训练的,就是与大学军训队列方阵的内容差不多。</p>

方阵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大名鼎鼎如希腊方阵,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方阵。</p>

之所以排列城方阵,是因为冷兵器时代,讲究的是人排的越厚实,阵列</p>

的杀伤性就越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冷兵器时代,军队普遍战斗意义都很薄弱,排的越松散,本方的战事一旦出现不利,士兵就很容易成为逃兵。</p>

而到火绳枪登场的热兵器时代,火绳枪也依赖人多齐射的密集优势,如西国方阵,就是以中央密集的长矛方阵加两翼火枪队的后退装弹战术,这两个兵种的配合,都需要排列成规则的队列,行进后退。</p>

所以无论是莫里斯亲王,还是古斯塔夫二世,都对部队的队列行进,进行严格训练。</p>

无论是古斯塔夫二世还是莫里斯亲王的军队,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都可以迅速编队和进行队形变换。</p>

比如现代军训常喊的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行进,正步走,这些队列训练方式,在莫里斯亲王所撰写的莫里斯操典中有详细记载,推行全军训练,这些日后都被他的优秀学生古斯塔夫二世所继承。</p>

后来到了火器的成熟,燧发枪,刺刀的出现,但军队在线性队列的阵法上进行不断的革新,但队列训练一直被保持了下来。</p>

特别到了以严谨古板而著称的普鲁士人的手中,其弗里德里希二世大帝更是以严格的军事训练,将队列进行作战演变到极致。</p>

之后的拿破仑时代,更灵活多变的纵队战术才慢慢取代了死板线性战术。</p>

直到后装线膛枪出现后,欧洲的各大陆军才终于将线性队列,这样的战术淘汰,散兵线战术才开始大行其道。</p>

至于到了现代,飞机,坦克的出现,队列行进的作战方式,已成为排队被枪毙的代名词。</p>

现代军队里的队列训练,早就脱离了原来的军事用途,改成对部队纪律性,服从性的一种训练。貌似很多国家现在已不搞队列训练这套了</p>

当然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特别是西国方阵,队列训练绝对有效的王道。</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