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胜赖之请(2 / 2)

信长主力大军抵达城下之后,德川家康,酒井忠次连夜赶至织田军中,向信长陈词,请信长发大军于高天神城下与武田家决战,解救德川家眼前的危局。</p>

面对德川家的请求,信长一时犹豫了,而麾下家臣亦是各种反应。</p>

而织田家军议同样的情况,亦出现在武田家一边,信长主力大军到达一事给与,武田军很大震动,</p>

德川织田加在一起快四万大军,若是兵临城下与武田军决战,到时武田该采取何种对策。</p>

是前功尽弃,在强敌面前撤退,还是停止攻城,与之决战,先击退织田德川大军。</p>

军议之上,家臣们亦是各持意见。</p>

武田胜赖虽没有明说,但是态度是主战的,而迹部胜资,长坂光坚,武田信丰亦是支持武田胜赖的意见,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却是坚决反对。</p>

军议之上,逐渐演变成,甲斐系家臣与胜赖亲信家臣一派的剧烈争执。</p>

两边为了压过对方,而唇枪舌剑十分激烈,而相互谁也不能劝服对方。</p>

军议中,眼见众人吵成一片,作为首席家臣却反而一直一言不发的山县昌景,低声言道:“这或许是武田家灭亡的征兆啊!”</p>

就在山县昌景感慨完毕之后,突然一名使番,急速奔入军帐之中。</p>

此人一脸兴奋地向武田胜赖,以及众家臣们禀报,言道:“主公,小笠原长忠因粮尽,以求全一族,城兵上下安全之条件,向我军请求降伏!”</p>

此言一出,本是争吵不已的,武田家众家臣们顿时都没有了声音。</p>

过了一阵之后,支持胜赖的迹部,长坂等家臣一方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而山县,马场一方却乍然无声。</p>

山县昌景觉得自己的担忧更加深了,这在高天神城下冒险的胜利,恐怕会更令武田胜赖自信过剩。</p>

终于高天神城还是向武田家降伏了,武田胜赖的冒险求战成功了。</p>

武田胜赖以骏河富士郡一万贯之地,更易高天神城之地,给与小笠原长忠安堵,以换得高天神城开城投降。</p>

而闻之高天神城降伏之事,织田德川再与武田军决战,也无意义。</p>

因为德川家丢失高天神城的损失,以及自己迟到一步的歉意,信长于是送了德川家康两大袋的黄金作为补偿。</p>

之后信长自率大军返回岐阜城,德川家康亦返回滨松城。</p>

尽管三河战事有所好转,但二俣城,高天神城的连续丢失,令德川家在远江的局势继续恶化。</p>

织田德川退兵之后,胜赖觉得已给与德川家足够教训,于是撤兵而还。</p>

事后,武田胜赖任命骏河水军大将冈部贞纲的侄儿冈部元信,担任为高天神城城主,在此前方监视德川家。</p>

尽管得到了高天神城,但是胜赖与山县昌景的决裂,以及两派家臣团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这倒是为将来武田与织田的决战,埋下了隐患。</p>

</p>

天正二年,六月。</p>

能登国,七尾湾。</p>

此时虽值盛夏,但是从七尾湾吹来的海风,却化解了当地的炎热。</p>

在结束了加贺战事之后,李晓返回越中,顺便就带着妻儿在此避暑。</p>

天气晴朗,站在七尾湾远眺,海面之上波光粼粼,而远处的立山连峰赫然在目。</p>

海风吹拂着,在一旁的沙滩之上,李晓的次子李用,正骑乘着一匹战马,在沙滩上快速奔驰着。</p>

而在他一旁数名李晓家臣之子,充作玩伴,亦驱马跟在李用身旁。</p>

小幡由贞与几名侍女,则是坐在树荫之下准备茶点,同时他还一脸关切地看着儿子,生怕他骑马太快,有所闪失。</p>

李晓见着这一切,心底露出几分轻松惬意的神情,而李用的清爽孩童笑声,亦从耳边远远飘过。</p>

此情此景,远胜于战场之上的喧嚣,以及本家内部之各种勾心斗角。</p>

在李晓手中的手札上,已是这次高天神城合战的战报,同时还有武田胜赖向李晓的一片诉苦之言。</p>

实际上自从真田幸隆病逝之后,武田胜赖身旁再无一人可以出谋划策的人。</p>

而胜赖在信中的意思,十分诚恳地请李晓返回中枢,接替山县昌景,而飞驒越中军团就让李正提前转正,子承父业。</p>

李晓看此之后,亦未想到,胜赖继承家督,与山县,马场等家臣的关系,居然僵化到这个地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