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诚挚的家康公(2 / 2)

“难道不是么?北方城前可是有织田家十余万大军,他们怎么抵挡得住?”太田资正言道。</p>

“错了,只要近卫少将在,家康公一根毫毛也伤不到。”</p>

佐竹义重干脆利索地下了这个决断。</p>

“当初起兵攻佐仓城时,近卫少将仗义支援了佐竹家五百铁炮。比起反复无信的武田巢月,我还更信得过近卫少将的为人。”</p>

果然武田信繁的节操,还不如武田信玄啊。</p>

李晓看了忍者众的禀报,脸上连连冷笑。</p>

想起当初在北之庄城,若不是李晓以一己之力,咬牙顶住了织田军的压力,以极大代价歼灭柴田军团。</p>

至今武田信繁哪里来,压服北条,威震关东的威风。</p>

而武田信繁是如何报答自己的,封赏全无不说,还附赠今日这个惊喜。</p>

“禀报主公,家康公到了。”</p>

哦?</p>

虽早有预料,但是闻之德川家康亲临后,李晓脸上仍是浮出笑意。</p>

说来除却长筱为敌,李晓还是首次见此,这位历史上开创德川幕府的天下人。</p>

“快快有请。”</p>

李晓当下一整具足,走出阵幕亲自迎接德川家康。</p>

李晓远远就看见,三叶葵的旗印之下,一名穿着阵羽织的三十多岁男子策马而来。</p>

对方似见到自己出迎,远远就下马,然后一路奔行前来,满面堆起笑容,笑呵呵地言道:“这位就是屋形公吧。”</p>

李晓看着德川家康,不由生出此人乃假冒之感,此人就是德川家康?怎么身段放得如此低,不是说三河人最耿直的吗?</p>

怎么看来像个阿谀奉承的小人。</p>

李晓言道:“三河守大人,在下正是李晓,久仰其名。”</p>

德川家康继续呵呵笑着言道:“区区之名,不足与近卫少将共语,此来还是多谢,近卫少将照顾,救下了平八,我心底感激万分啊!”</p>

德川家康如此之言,当下令站在李晓一旁做客的本多忠胜,当下这位勇将,亦是垂泪言道:“主公!”</p>

李晓矜持地点点头,言道:“本是同盟,相助乃是分内之事。”</p>

随即德川家康又看见了李晓身后的本多正信,言道:“正信,许久不见了。”</p>

本多正信神色有异,上前一步,行礼言道:“三河殿下,十余年不见,阁下清健如故。”</p>

德川家康呵呵一笑,亦是眼眶微红,显然记起几分旧情,言道:“正信,当年之事,已是过去。我有我固执的地方,所以才遗憾失去阁下这样的良臣。不过对于阁下却是一件幸事。”</p>

本多正信垂下头,言道:“三河殿言重了。”</p>

之后本多正信默然退下。</p>

李晓看着德川家康,心道战国三英杰之中,论才具能力,德川家康显然逊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一筹。</p>

但论及笼络人心之道,德川家康却当之无愧居三英杰之首。</p>

在关原合战前,鸟居元忠为德川家康死守伏见城。</p>

城破之后,鸟居元忠仰天而道:“主公,祝您武运昌隆。”之后切腹自尽。</p>

在他人问及德川家康,三河有何宝物之时。</p>

德川家康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五百三河武士。</p>

李晓打量这位,面容黝黑,身材微胖的男子,对方出阵穿戴的阵羽织,虽看似十分工整,但是早已洗之褪色。</p>

突然忘了,这位战国出头人,还有另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俭朴,或者吝啬。</p>

李晓收起方才的看法,伸手向阵幕里一指,对德川家康言道:“三河殿下,里面请。”</p>

一道阵幕隔断内外,李晓与德川家康二人,皆是盘膝坐在地上。</p>

德川家康看向李晓,诚恳地言道:“近卫少将,实不相瞒,我德川家之兴亡,就在阁下的一念之间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