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1 / 2)

 磁带和录音机,是相辅相成的。</p>

卡带式录音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生产,但数量少的可怜不说,而且价格也不便宜。</p>

所以在和卢大宽敲定磁带翻录项目的同时,录音机厂便也提上了日程。</p>

不过这些事都不需要杨明操心。</p>

毕竟只要他提出了意向,剩余的事情自然有吴秀敏去和孙正平交接。</p>

技术相关问题……</p>

有华芯在,如这等科技含量并不太高的电子产品,根本不存在多少难度。</p>

所以他叫黄令依和李向前到总部开会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为了卡带式录音机,而是为了别的。</p>

“动态图像和声音压缩芯片?”</p>

作为业内人士,杨明只是稍稍解释,黄令依便大概能够估算出研发的难度,表示研发的本身应该不存在多大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p>

一是格式标准。</p>

格式标准如果不能统一,如果将来有同类型的芯片出现……</p>

因为格式标准的差异,就可能出现如枪和子弹的口径不同,无法匹配的情况。</p>

第二点是芯片应用。</p>

虽说是专家,但即便专家终究也有认知局限。</p>

反正黄令依是实在想不出相关芯片到底该如何应用。</p>

而如果不能应用,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被浪费是小,大把的钱打了水漂,那可就可惜了。</p>

而对黄令依担心的两个问题,杨明却一点都不担心。</p>

因为他很清楚科研这东西,标准都是由先完成研发的人提出来的。</p>

只要自己这边先完成研发,那么标准就是由自己制定,最多就是到时候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报备一下就成。</p>

至于应用那就更不用担心了。</p>

毕竟作为过来人,他可是太清楚动态图像声音压缩芯片是如何应用的了!</p>

从最开始的VCD,DVD到后来的各种视频……</p>

无论哪一种形式,多多少少都需要利用到相关芯片。</p>

总之一句话就是,只要华芯能将芯片研发出来,并成功申请独家专利……</p>

价值怕是根本无法估算,哪里还用得着担心不知道该如何应用?</p>

当然了,虽然清楚这点,但话杨明不可能说的这么直白——不然非得将黄令依给吓死。</p>

所以,杨明委婉的表示自己是通过看电影成堆的胶片得到的灵感,并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利用VCD,DVD等进行应用的场景……</p>

即便杨明已经足够委婉,但听到杨明的描述之后,黄令依看向杨明的眼神,依旧充满了震惊。</p>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来说,研发路线本身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p>

最重要的是方向。</p>

如杨明这般不但能指出方向,甚至在指出方向的同时,都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应用的家伙,在她眼中,简直就像是先知般的存在!</p>

“我也就是思维发散,说的不对的地方,黄总工你可别往心里去!”</p>

杨明干笑一声,然后才道:“按照黄总工你的估计,咱们如果想要研发出动态声光压缩芯片,得多少时间?”</p>

“我估计怎么着也得五年!”黄令依道。</p>

“五年!”</p>

听到这个数字的杨明摇了摇,表示五年时间的话,那可太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