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坦克前进!(1 / 2)

血战旗 水鬼游魂 0 字 2021-07-20

 第一一九章坦克前进!</p>

经历了一场荒诞的失败,盛世才变得更加谨慎起来。而关东军在远东不但成立了伪满洲国。还鼓动了蒙古王公贵族们,在热河,察哈尔境内,建立了伪蒙军政。</p>

种种迹象表明,关东军对蒙古很有兴趣,只要占据了蒙古。苏联在远东的补给线将被彻底的截断。</p>

毕竟蒙古和内蒙在很多地方有着割不断的关系,上千年的联姻,和部族习俗,让这两个地方,变得更加的敏感。</p>

这是莫斯科方面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盛世才在蒙古的扩充实力,被莫斯科方面默许。</p>

在盛世才的疯狂扩张下,仅仅一年不到,他就整合了蒙古几个大部落,并建立了一支规模超过五万人的大军。</p>

斯大林倒是不为此担忧,盛世才的部队所有的军需都是苏军提供,卡主了资源的盛世才根本没有跟莫斯科叫板的底气。但这不妨碍他成为蒙古境内,实力第二强的集团。当然,最强大的还是苏军。在蒙古布防了三个军的兵力,主要还是防范关东军的部署。</p>

进入1937年,华北的局势更加微妙起来。</p>

面对日军在天津的不断增兵,张学良一筹莫展。出于对列强的恐惧心理,南京政府上下,没有一个愿意看到中日大战的爆发。</p>

但往往,意愿在强权面前,只能是一片薄薄的遮羞布,日军的蛮狠,不但违背了《何梅协定》,也无视《塘沽协定》。关东军两个师团早在一年以前,就进入了热河非军事区。</p>

而张学良只有一个选择,打</p>

但怎么打,还是一个大问题。</p>

虽然东北军成功瘦身,不但较少了十万大军的开销,而且在装备上也不弱于日军太多。依托华北五省的财政,算是支撑起了一支雄狮。</p>

可以说,焕然一新的东北军士兵已经准备好了打回去的准备,但将领的心理还是无法得到统一。</p>

日军的强大,更是在于其海军力量在远东的霸主地位。而失去了海防和港口,东北军的很多补给就将成问题。虽然在华北也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弹药生产厂,但这些厂子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大战的需要。</p>

于是,一种幻想,就一直没有破灭。</p>

高层都幻想着日本不会发动对华战争,即便是发动,也是局部的。</p>

从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任何列强都对中华大地有着狂热的追逐。但这种利益的追逐反而出现了一种平衡,列强在华势力可以增加,但不能吃独食。</p>

这种延续了近百年的习惯,让很多人出现了一种侥幸心理。</p>

日本不会视英法美列强的利益而不顾,尤其是,德国的崛起之后,希特勒也在斡旋其中的关系。想将中国拉到他的阵营中去,当然站在德国的立场上,中国是一个很可靠地盟友,可以很大程度上限制苏联的发展。</p>

并在关键时刻,给苏联致命一击。</p>

但是,这种努力变得越来越不起作用,或者说,日本人已经安奈不住身体中的暴虐,毫无顾忌的准备下手了。</p>

北平,张公馆里灯火通明,门外排着长长的车队,整条巷子都被军队接管,连周围的不少巷子都有军队的把手。</p>

“少帅,日本人又征兵了,日军牟田联队的一个大队,已经从天津上岸,正在往北平赶,现在估计离北平不过五十里。”何柱国也是对日军的不妨担心不已。</p>

他的两个师正摆在日军的正面,对上一个没满编的日军联队,他倒是不担心,但背后的二十万关东军才是他最为担心的。</p>

“铭九马上就要回来了?他在西北也快要一年了,也该学的差不多了。”张学良漠不关心的答非所问,他这是最后的准备了。</p>

何柱国微微一怔,他也知道,张学良为了让东北军在战斗力上有一个质的提高,购买了德国的坦克,但是数量不多,都在西北训练。</p>

“走去见见他们,这是一场酒会,也是战前的总动员。日军的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的司令部也在北平,这些都瞒不住对方。”张学良说完,就在侍卫的护送下,去了正厅。</p>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军和红军方面示好,是为了一旦华北大战,红军能够出手帮他们一把。</p>

曾一阳的四十军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帮手,而红军一直提出联合抗日的口号,也不是白说的。必要的时候,必然会要一些表示。</p>

这两年张学良的成功,他看在了眼里,军队中高级指挥官中,很多都被拿下来,担任总参议等职务,虽然位高,但无权。从此,东北军的指挥系统上,算是完成了一个全新的转变。</p>

而张学良在经济上的掌控,让部下的军队,也失去了驻军税收的权力。</p>

唯一的好处就是,整个东北军达到了空前的团结。</p>

蒋介石因为张学良的实力大损,开始放宽了对张学良的排挤。因为一再过分,必然会引起反弹,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p>

从总的华北防御态势上来看,东北军在河北并没有太多的驻兵,就何柱国的57军,五个师。从整编师到整理师,虽然只不过是一字之差,但兵力上差了整整一倍。</p>

何柱国是知道,张学良花了一百多万美元,从德国购买了一个坦克营的装备,包括一个12辆4号坦克的坦克连,一个12辆坦克的3号坦克,一个机步连,还有一个汽车补充连。整个坦克连的兵力将近八百人。</p>

作为张学良的卫队队长,孙铭九从徐宝珍手中接过的绝对是一个装备最好,人员素质最强的团。</p>

本来,孙铭九是将被送往德国接受培训的,但是东北军的要求提出后。德国陆军中,坦克总监古德里安却出面说,如果想要获得一流的坦克作战技术,在中国也能够获得。</p>

这个人很快就付出了水面,就是一直让各界大跌眼镜的红军将领,曾一阳。</p>

八辆坦克的礼物,绝对是红军拒绝不了的。</p>

就像是曾一阳也没有想过,红军会有一天会在全国率先创办坦克学校。而且第一任校长竟然是他。</p>

在他认为,坦克是一种极度耗费战略资源的武器,从攻击上来说,很犀利,但有几个先觉条件是很难解决的。一个就是需要发达的铁路网。这在中国不现实。</p>

总共才两条铁路主线,支线也不过寥寥数条。这样一来,坦克的沿路运输就很成为题。在常理下,超过一百公里的距离,坦克最好选择使用铁路线运送。不然,高强度的运行,会让坦克在沿路就全部失去战斗力,更不用说投入战场,获得奇效了。</p>

而且,曾一阳还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事实,就是坦克,在纸面上说说,或许并不困难,至少德军的坦克之父——古德里安,就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但真要在训练上,战术上有所突破的话,确实有些强人所难。</p>

曾一阳心里愁啊摆在他面前的是,孙铭九那张有些兴奋过头的脸。</p>

不就是一场实弹演练吗?至于这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