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冀中要乱(2 / 2)

血战旗 水鬼游魂 0 字 2021-07-20

曾一阳不可能放任这八万人让鬼子围剿,自然会一心要保住这些成果。</p>

但想要保住冀中,其付出的代价肯定是巨大的。</p>

“你看看,这份文件,一个村子才不过500人,拉起了一个连的抗日武装。几乎把所有的青壮都拉出去打仗,那么留下的老弱妇孺是否既要种地纳粮,还要保卫乡里?”曾一阳将一份文件拿出来,表面上看是很鼓舞人心,但实际上呢?</p>

这个村子在生产上已经瘫痪了,简直就是釜底抽薪。</p>

“军长,大清早的,对谁发火啊”刘先河就住在曾一阳隔壁,寻着声音就过来了。</p>

“你看就明白了。”曾一阳将材料一推,刘先河也没有去接收看,反而拿起来曾一阳写好的电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起来。</p>

“冀中军区裁军三分之二,半农半军,留下的人员担任地方武装,作为部队的补充……”</p>

刘先河笑着对谢维俊说道:“这条建议好,这样一来,王炳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冀中根据地也能朝着长期发展的轨道行进。”</p>

“建立统一指挥机制,将所有部队整编,在各县建立军政机构,统一发展冀中平原……”</p>

“以伪军为军事主要目标,削弱日军对河北的控制权……”</p>

“以挖掘地道,依托水道等地形,形成一定的防御能力,随时准备日军的围剿……”</p>

……</p>

“军长,你都想好了,但是这个总指挥的人选,怎么还没有出现啊”刘先河调侃道。</p>

“这是中央的事,我做不了主。”曾一阳不耐烦的说道,冀中即使是有三万部队,也不是王炳南能够指挥得动的。</p>

尤其是包括三十多个县的防御,还有有序的组织对日寇的封锁包围,这可不是半年前,才不过是一个团长王炳南的能力所能企及的。</p>

需要一位大将,至少有大部队指挥作战能力的高级指挥员。</p>

而且还需要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这种人才,那个不是师长,至少也是副师长的,调动需要军委的任命。</p>

冀中的关键在于‘发展’两字。这是一股反攻的力量,而不是防御的力量。</p>

就像是一颗刚刚种下的树苗,明知道几十年,上百年后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就是现在就不过是一个念想而已。</p>

当然,也没有这么夸张,但冀中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这就需要周边的几个军事集团,给予战略上的帮助,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分担其防御压力。</p>

刘先河没想这么多,反而大大咧咧的在曾一阳起草的电报上签上了名字,然后递给谢维俊。谢维俊摇着头苦笑着也签上了名字。很快这份电报就送到了电台,发往西安。</p>

这是拖不得的大事,中央接到电报也是吓了一跳。</p>

军委立刻召开会议,研究冀中的问题。八万人,听着就提气,但要是明白这八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总数不到三万支步枪,还大部分都在王炳南的冀中分区手中。</p>

其中的局势,就能揣摩一二。</p>

40军鞭长莫及,冀中根据地已经管不上了,之后的会议围绕着由谁出任冀中军区的司令,需要多少政工干部,从西北派出去,又由谁领导。</p>

最后,在听取各方建议后,将冀中军区改名成为中原军区,司令人员也由徐向前担任,政委由时任抗大副政委的滕代远担任,并兼任中原军区第一书记。</p>

命令下达后,40军只要以军部的名义,起草一份电文,给王炳南,让他接受上级派来首长的领导,基本上王炳南也跟40军没多大关系了。</p>

反而在唐县等地打游击的徐总指挥接到电报后,一时间不知所以。</p>

129师的副师长只能指挥十分之一的兵力,准备在出晋东发展,这其中的关键,只有他自己知道。</p>

好不容易在唐县等地收拢了一些溃兵,发展了一些新兵,部队也渐渐的有了些起色。尤其是在获得了40军两个主力营的补充后,对上日军作战,也不会担心部队新兵过多了。</p>

一边打仗,一边训练部队,半年后,这支八路军游击纵队已经出现雏形。</p>

但是可惜的是,徐总指挥准备进入的区域被40军占了,没错,他也看上了山东中部丘陵地带。</p>

地形复杂,但是战略意义重大。胶济线、津浦线都从这里通过。只要战据沂山、蒙山、尼山、鲁山等地,不但能够拖住大量的日军,而且周围的群山也是很好的游击区域,开辟根据地,发展几年,在战略上完全能够取代山西,成为游击主战场。</p>

可惜,就是慢了一步,本想着等徐州会战结束后,整个山东局势明朗后,再下决断的徐总指挥,只能暗叹下手晚了。</p>

</p>

但是从八路军总部转发的这份电报,立刻让徐总指挥发现,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p>

八万武装群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p>

虽然中央委派了政委,连军区第一书记也不是他,但他并不在意,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浮之后,只要能够有发挥他军事才华的时候,他都会特别的珍惜。因为他明白,只有自己默默的去做,总会有人发现他的不同。</p>

在收到八路军转发中央的电报后,徐总指挥又接到了一份电报,不过这次的电报,让他有些哭笑不得。</p>

曾一阳的电报措辞很委婉,但表明了一个态度,就是王炳南的部队,是40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王炳南在冀中作战,是40军外出打工的长工,将来还是要回到40军的。</p>

“给40军发报,冀中需要休养,40军尽歼南下日军,这笔交易就成了。”</p>

政委朱瑞一听就急了,心说曾一阳做出商人行径,可你也不能这样做啊</p>

朱瑞劝解道:“老徐,这样不好吧”</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