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围而不攻(1 / 2)

血战旗 水鬼游魂 0 字 2021-07-20

 王利发留恋的最后看了一眼日军控制的这座东线军事重镇。</p>

野司的命令很简单,就是要求王利发行动要快,1纵果断出击,迅速拿下林海,让牡丹江失去侧翼的掩护,全部暴露在1纵的火力之下。</p>

而牡丹江城内有多少守军?</p>

全部加起来,就两千人,日军守备司令官,田中大佐甚至连所有能动弹的侨民都送了城头的防御阵地,都无法掩饰牡丹江城内兵力的不足。动员了2000侨民后,日军也无法在城市外围阵置兵力,来阻挡1纵队的进攻,只能收缩兵力,布置在城防一带,阻击1纵的进攻。</p>

“司令员,这是不是太可惜了。要是攻克了松花江,那么整个东线的作战就活了起来。”1纵参谋长胡修荃叹了口气,1纵想要一口吃掉牡丹江的日寇,是不难的,但是放着这些鬼子不打总是一个麻烦,当然还能北进入山区。</p>

但1纵大部分指战员并不愿意进山作战,这种等鬼子门的‘买卖’。全纵队,一个月来,连一次都没有碰。</p>

一是,1纵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另外一个就是,在牡丹江周围,日军为了控制其掌握的区域。在36年起,就开始归乡并村,只有在其城镇周围才会聚集大型的村落集群。周围的山林地区,已经很少有老百姓活动的痕迹。</p>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曾总的决策,你我更应该执行。”王利发对身边的人显得非常苛刻,这是因为担任一纵司令之后,作为野司的头等主力部队,其身的压力太大而导致的。</p>

“胡参谋长,你跟曾总的时间比较的短,对他的指挥作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我们这些老部下来说,评论老军长的话,是不妥当的。在红40军中,当年的副军长陈光都不会在背后,说一句曾总的评论。”马文军拍了拍胡修荃的肩膀。一半是宽慰,一半是劝诫的话,让他愣了愣神。心说不对啊!</p>

在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系中,胡修荃也算是曾一阳的学生,哪里有对老师不敬的道理。连忙解释道:“曾总是我的老师,我怎么会怀疑他的指挥能力?我是看不透?”</p>

“我也看不透。”马文军苦笑道。</p>

“想必野司想要一口吃掉关东军11师团,但一口吃下去,又吃不下,只能频繁的调动日军,让其疲于奔命,然后给我们创造机会。毕竟在野司中,1纵的实力是最强的。虽然3旅不在建制,但还有三个步兵旅,一个炮团。战斗力几乎是野司的一半以,所以在战役之初,动用1纵,会让野司过快的暴露我军实力,后果很可能会让关东军主力师团,围着我们打,要不了多少时间,1纵会被蜂拥而的日军,啃的连骨头都不剩。”王利发倒是一直在想自己和1纵的作战思路。</p>

话一说出口,立刻就显出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是随口说说的。</p>

“那为什么现在就动用1纵?”胡修荃很好奇,猜测野司的作战思路,对他这个参谋长非常重要。</p>

战场的情况时刻都在变化,就像连中央都非常担心。不少人认为,这一仗最理想的结果也就是保住北满山林地区,主力撤退至苏联,留下小规模的作战部队继续游击战争。</p>

毕竟关东军出动的二十万大军,在东北,野战军控制的区域,都是地广人稀的区域。人口不多,但地方很大。缺乏最广大的群众基数,无法和日军长期作战等等不利因素,汇聚到一起。加曾一阳在关东军进攻之初,就刻意的示弱。</p>

看以往曾一阳指挥作战的战列,只要兵力充足,指挥作战都是大刀阔斧,以实力压倒对手的正面作战。配合实际作战中的战术引用,往往能让40军战无不胜,无往不利。</p>

1纵,内部有些人也开始产生担忧的情绪。</p>

毕竟解放区被鬼子占领了,近一个月不回家,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p>

王利发更担心的是,1纵自从他担任司令之后,一直没有打过拿得起的打仗,更没有像在谢维俊手中的那样,行军飘忽不定,作战雷厉风行,攻城无数。一方面,是刚刚进入东北时期,谢维俊带领的1纵所有的部队都是精锐部队,士兵也都是当兵四五年的老兵。</p>

在华北战场,都和鬼子面对面拼杀过。</p>

而现在的1纵队,部队是扩编了,担任班排长的虽然是有经验的老兵,但新兵的成分也不小。装备训练起来简单,但面对恶战,可不是那么就容易克服心理的变化。</p>

1纵,急需一场胜利,来磨练部队的意志力。</p>

打牡丹江,兵力1纵肯定占据优势,但实际,牡丹江城防工事非常坚固。</p>

碉堡,环堡林立,部队虽然配备了一些小口径的直射火炮,但对于厚实的混凝土地堡,只能用人力去炸。但部队还在磨合期,曾一阳则过于担心伤亡重大,会引起战士的悲观情绪。</p>

即便打下了牡丹江,也对整个战局变化不大。</p>

而野战虽是日军的长项,当只要战术得当,加来往调动的日军,先让其疲军,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地点给予致命一击,这就是最省力,也最容易见效的作战方式。</p>

1纵要是打攻坚战,一个小小的牡丹江,可以轻松的拿下。</p>

但之后呢?</p>

七台河的守军回防,退守敦化的11师团北,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被日军夹击的不利局面。即便炸毁了牡丹江的大桥,对1纵来说,还是要付出很重的代价,在此进入山区。</p>

强攻七台河的结果,虽然能够打破日军的南线外围防御。但1纵的伤亡也能让这支被曾一阳寄予厚望的部队,失去再战的能力。</p>

总之,1纵在接到野司的命令之后,就开始准备南下。</p>

第二天下午,攻占了牡丹江铁路大桥,就此打开了南下的通道。虽然1纵主力南下,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团,和5000新兵,死死地围住牡丹江。要是牡丹江守军,出击一下,就知道他们被骗了。</p>

城外围城部队,虽然还有6000多,而且穿着新军装的部队严正以待。但战斗力和日军的守备大队相差很大,只要几次冲锋,就会发现,围城的部队被掉包了。</p>

此时,曾一阳的指挥部,也从汤旺河一带,移到了日军控制的铁力县一带的山林里。</p>

谢维俊刚刚坐定,就接到了1纵发来的电报,脸的疲惫之色一扫而光,立刻就拿着电报找到了曾一阳。</p>

“1纵队拿下了宁安。并且一口气拿下了日军在宁安的新立坪野战机场。不过没有捣毁日军的飞机,日军战斗机编队,在1纵发起进攻之后,立刻起飞,往东而去,估计是去东宁的野战机场躲避了。”谢维俊兴奋的说道,战役越来越向野司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结果,原本曾一阳估计是在七月才会出现的,但现在还是六月中旬。</p>

要不是没有11师团的进攻;要不是牛岛满因为12联队一个大队的全军覆灭,而面子下不去;要不是3旅、和10纵,依托山林地带,拖住了日军11师团的兵力;要不是……</p>

太多的意外,让曾一阳一下子多了很多选择。</p>

兵围牡丹江,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围点打援,是红军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经验。曾一阳的指挥中,也是先以围点开始,但是他想的不仅仅是打援那么简单。</p>

曾一阳笑了笑,说:“有没有缴获飞机,对1纵根本就没有意义。而且,在宁安的日军机场中,也不会有战斗机和轰炸机,顶多也就是几架的侦察机编队。提醒王利发,严防日军的空袭,对于我们来说,日军空袭很有可能成为我军最大的伤亡”</p>

“这是什么原因?”谢维俊不解道。</p>

“距离。”曾一阳在地图画一条直线,然后对谢维俊说道:“苏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相比日军的飞机,航程普遍较短。但宁远,牡丹江这些边境城市,都是在苏军战斗机群的攻击之下。而高射炮的防控能力有限,对于空战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战斗机来防御高空,高射炮来中低空轰炸。”</p>

“而边境,是在交战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布置飞机场,其作用侦察要比进攻要重要的多。对于日军来说,选择很多,从海,他们的航母可以起降战斗机和中型轰炸机,在内陆,从各地起降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完全可以在边境完成空中集结,然后对苏军进行轰炸。这样一来,苏军就很难判定,日军的大型机场的位置。边境的机场,只有在战时,才能发挥有一定的前进机场的作用,但在其他时间,是不会有大量飞机驻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