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2 / 2)

血战旗 水鬼游魂 0 字 2021-07-20

事实上,发生在全国的大战,除了在山西的八路军围绕着正太路和同蒲线发动的反击战,国民zheng fu无法获得大量的情报之外,很多战区的实际情况都是第一时间送到他的书桌上的。</p>

也就是说,在全国来说,每一一个人对抗ri军事有他的了解的多。</p>

但蒋介石还是平时听广播,而且chong qing市面上稍微有些影响力的报纸每天他都会读一读。看看民众到底是怎么想的,文化界的人是什么反应?还有他极其防备的**方面的一些从新闻中流露出来的举措等等,都会让他非常关注。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了解时政上,还要处理各个战区统筹,国家的运转。而蒋介石又是一个权力**很强的人,事事关心,所以他过的也非常的疲惫。</p>

长期睡眠不足,让他往往在思维反应上会慢上一些。</p>

但这对他来说不影响,反而说话语速慢了,更能显出他的威仪来。</p>

“芷町,东北的局势在一两个月就要见分晓了,你怎么看?”</p>

作为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和智囊,陈方不仅长期呆在蒋介石的身边,而且还在侍从室内担任重要的职位,作为二处的主任,陈方对军事并不熟悉,反而是一个政策xing的谋士。</p>

长期致力于研究国民经济的问题,以及战争爆发后,大后方物价持续升高,导致连中级军官的ri子都不太好过。更别说,普通的市民了。反而投机商大发国难财,哄抬物价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还有四大家族的背后的影子,尤其以孔家最为贪婪。</p>

</p>

冷不丁被蒋介石询问了一个军事上的问题,陈方也颇感意外,站在一边脑中苦苦思索,却不得线索。</p>

“芷町,这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民心问题。在当时的zheng fu,西南一个,西北一个,说是联合,却存在很大的分歧。而**的军队中,我连说句话都不行的惟独就是彭德怀和曾一阳两人。一个是苦大仇深,一个是功高盖天。两人都是人中人凤,但相对于彭德怀的激进,曾一阳的威胁更加大。此人年轻、激进、但却才华横溢,尤其在军事上总能找到对手最软弱的一点,死缠烂打……”</p>

说道这里,蒋介石苦恼的摇了摇头,黄埔系中并不缺乏优秀的将领。但很多人已经开始在组织派系,从而进取心越来越不足。尤其是胡宗南的几次对ri作战,让他失望之极。</p>

反而是在后几期的将领中,冒出了不少人才。</p>

王耀武、张灵甫、李天霞、冯圣法等人,都是难得一见的悍将。其中尤其是王耀武各方面非常全面,能力足以担当大任。</p>

但是只有一个74军,对于蒋介石来说还远远不够,在需要五个、十个,更多的74军来巩固他的权威。</p>

“委座,从我的观点来看,曾一阳将军无疑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很多传言和消息都不可信。我相信他不会冒险用所有的主力去和关东军来一场豪赌,我更关心的是,将来曾一阳控制下的部分满洲能够发展成什么样?”</p>

陈方终于从不同的方面找到了自己对曾一阳的评价,军事上他不做评价,但是在政治、经济、乃至民生上才是他最关心的。</p>

北满没有重要的工业城市,矿产的开发也很不平均。</p>

想要靠着一个不完整的工业体系,和ri军中规模最大的关东军较量,无疑将处处落于下风。这不是游击作战中,人少,缴获一挺机枪就能将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p>

大军作战,没有一个完整体系的后勤保障系统,就等于未战先败。</p>

其实国民zheng fu早在三十年代,就在德国的帮助下,建立了国防工业体系。西南拥有大量的兵工厂,但是由于对战局的把握不足,生产钢铁的城市被ri军占领,这些军功企业很多机器都无法开工生产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只能空关着。</p>

在陈方看来,曾一阳控制的区域比西南zheng fu更加的困难。</p>

蒋介石的眉头微微皱起,像是提醒道:“别忘了,西北和苏共是一体的。苏联人不会眼看着曾一阳落败而不搭把手。这才是ri军最担心的事。”</p>

“可能会这样!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苏联和ri本妥协,两国处于相对的一个节制状况。苏联也就不能明目张胆的将其国内建造的武器从黑龙江上送给曾一阳。到时候,就是关东军最佳的反攻时机。”陈方对军事不懂,并不是说他连外交也一窍不通。</p>

国与国的交往,更多的是利益之争。</p>

蒋介石的语气中带着对苏联人的怨念,新一期的军事援助已经被叫停,两国之间的武器贸易也将告一段落。</p>

这让蒋介石在失望之余,对苏联的态度非常的敏感。</p>

见识到了74军换上全苏制武器之后的彪悍战斗力,让蒋介石更不愿意看到曾一阳的部队装备苏联的武器。本来,曾一阳的部队指挥体系和士兵训练就已经很完善了,加上武器的优势,曾一阳能走到哪一步,真的很难让人猜测。</p>

chong qing大后方,很久没有听到前方大捷的消息了。</p>

民众反而对曾一阳的这次逆境之战,寄予了非常深厚的期望。不仅仅是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低沉的士气,还有对抗战坚持下去的勇气给予最坚定的支持。</p>

不过,远在东北境内的曾一阳反而并没有想得到这么多的信息。</p>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绥化能不能守得住,而援军抵达战场之后,是否会逼迫高品彪退兵。</p>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绥化并不是歼灭加强版的27旅团的好战场。一旦ri军发狠,征集在松花江上的所有船只,在短期内还是能够组织一支兵力,从松花江边上的呼兰、巴彦等地登陆。</p>

从侧翼,甚至三面威胁决战的部队。</p>

所以,曾一阳想让喜多诚一和高品彪两个人知难而退。</p>

让他们知道,想要拿下绥化不容易,至少要付出足够多的代价。但另外一点,曾一阳也想用一场战役来测试一下关东军乃至ri军在远东的决心。</p>

面对苏联,面对中国,ri军想要更广阔的空间,就不得不调整整个战略,需要放弃一些已经取得的利益。</p>

正值半夜,曾一阳裹着棉大衣,依靠在火塘边上,这时肖龙匆匆走来:“首长, 2师的电报。”</p>

!@#</p>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