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非议(1 / 2)

 朱瞻基每天中午还是听几位老师讲学,他也算得上是个好学生,戴纶和林长懋两个人属于传统的老学究,道德标兵,他们两个人最恼火的便是朱瞻基老是动不动就缺课,连个招呼都不打,经常给他上政治思想课,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没有用,甚至反感,这是因为理念不同,不可能教的了的,再者他觉得向皇储教这些儒家经典就是有违天和,甚至比不上汉初黄派的无为而治。

给太子,太孙讲《孝经》,那他不是吃亏了吗,读读就可以不能太认真。陈山和张瑛两个人就不错,好像是来混日子一样的。王让是一个真君子,卑谦恭顺,懂得分寸,正所谓响鼓不用重敲。自然他也是怕麻烦的人,很少跟朝廷臣子有什么交集,太子的事情也是从来不管不问。

下午他一般会来到军营,他喜欢在军营生活,即使是小兵,也可以聊聊家常,一起打球表现才艺呀啥的,这时候流行一种洞洞球,一根球棒敲击地上的石球进洞。

谈谈古呀,发表自己的一些理政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人会应和,有时候也会问一些不做边际的问题来应证他的一些想法,比如大家也有经常问到的问题,“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喜欢哪个季节”,“女孩子是先看外貌还是气质”等等,他觉得这样很有趣。

比如说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故意不给他餐具,周亚夫也没有在意,就向侍者索要,景帝说:“我赐给你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意吗?”

周亚夫知道皇帝可能对他有不满,就急忙谢罪,不告而别,不久后便死了。

如果是一般人的话,确实看到没有餐具,肯定会想怎么会没有餐具呢,是不是侍者漏发了,但是作为武将,就应该光明磊落,不做作,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当然皇帝也有他的想法,他觉得周亚夫可能不好管理,将来怕太子登基掌控不了。

朱瞻基觉得他有强迫症,经常爱钻牛角尖,他也不认为朱高煦是个威胁,反而念念不忘的是消除蒙古和女真的威胁,你将来不做一个潇洒的太平皇帝不好吗,虽然没有空调和网络,但是做一个无道昏君也挺好的,一切都是虚幻,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晚上看了一下乖女儿,便打算在若微这边休息,婆婆和媳妇都争着养他的那个儿子,若微抱着孩子,“你看孩子多像你呀,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当上太子?”

“你对孩子好,孩子将来肯定也会对你好呀,你以后就要靠他了!”

若微喜滋滋地亲了一下,才把他放到小床里面。

第二天,朱棣把他叫过去了,给了他一本奏折,是戴纶说他厌文喜武,舍本逐末,不好好学习,将国家大事当儿戏,简直置朝廷的未来于危险之中。

“早朝的时候,很多御史都弹劾你,说你不尊儒学,重武轻文,私挖煤炭,破环龙脉,勾结外臣,乃不忠不孝之举。”

“爷爷,他们都说得很对,但是儒家可以治天下,不足以教皇族,宋朝时重文轻武,人人都想着当官发财,谁也不愿意当兵,这样就很好吗?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治理国家这是臣子的责任,军队甚至要放到首要位置上,国家没有税收,民不聊生,敌人进犯,难道不更要依赖军队吗?这都是为他们自己的得过失推卸责任,应当抓起来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