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辽西(1 / 2)

 “不许通知,我就看看就走。”</p>

“是,是。”</p>

徐庶进去了,发现这里竟然是个培育骡子的马场。</p>

上千匹的母马群中,竟然有几十头雄壮大黑毛驴。</p>

不远处还有上百头的两岁口左右的骡子正在接受训练,拉车、耕地等等。</p>

徐庶并不懂人家这里怎么管理的,也不好提什么意见。</p>

在里面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真的不错。而且这里是放牧和圈饲相互结合,为了让马匹跑动更多,饲草会分别撒在不同的架子上。</p>

采取分群放牧的模式,带驹子的一群,怀崽子的一群,备孕的一群。</p>

小骡子两岁左右基本就已经长成,身材高大粗壮,远比他们的母亲匈奴马要高大。</p>

曹操的地盘骡子是很少的,看到这么多骡子还是很稀奇的。</p>

徐庶问负责寻骡子的主管:“这种骡子比马,比毛驴都有什么优点,确切吗?”</p>

主管有些生气:“这是吕将军推广的,肯定确切。公驴、母马所生叫做马骡。马骡优点很多,它性格比马好,要知道马的性格暴躁,经常会发生踢死、踢伤人的情况。马骡速度比不了马,但是力气比马大,尤其擅长耕地、拉车。两头骡子一组,一天能耕地七八亩地,最主要的吃的比马少,更贴进农村。”</p>

徐庶对骡子了解不多,只有听话的份。</p>

不远处,排队了一百人拿着户籍册申请骡子分期。</p>

骡子这种大牲口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官办的养殖场,三成付款就把骡子拉回家使用,尾款三年内付清。</p>

对于这个政策,徐庶是极为支持的,能让生产力尽快恢复。</p>

看到徐州大牲口、猪、羊的存栏量,徐庶现在相信徐州温饱解决了。</p>

徐庶很高兴,上马打算回去。</p>

路边一个汉子正坐在那抹泪呢,旁边一个女人背着一个大包裹。</p>

徐庶停马问:“汉子,你在哭什么,有什么难事吗。”</p>

“我家两年积累了六贯钱,今天一大早排队,想买一头骡子回去,结果官府审查说不合格?”</p>

徐庶翻身下马就问:“为什么不卖给你啊。”</p>

“哎,我的腿脚小时候摔过,走路有些不太好。”</p>

原来这汉子稍微的有些瘸腿。</p>

“这不合理啊,我找他去。”</p>

徐庶带着这夫妻二人,回到养骡场,找到主薄:“这人腿脚不好,不是对牲口更加的需要吗?为什么不卖给他?”</p>

“大人,我这也是照章办事。腿脚不好,有残疾者不可申请骡、马。骡子虽然性格温顺,大部分的时候没事,但是偶尔发脾气难免的,腿脚不好,行动不利索,要是挨上一脚,可能小命就没了,我这事绝对没有徇私。大人可以如实上报。”</p>

徐庶转念一想,人家说的对。</p>

那么大一头骡子,真要是发起脾气来,拉都拉不住。</p>

主薄又道:“他身上有六七贯钱,可以去市场买一头小毛驴。小毛驴体型小,虽然耕地不行,但是也能做些农活,最关键是好使唤。”</p>

徐庶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官府这么安排也是有道理的,你夫妻二人买一头小毛驴,也能拉车也能拉磨。骡子体型太大,有时候不好驾驭。”</p>

“好的大人。”这夫妻二人转身走了。</p>

徐庶向西,到达滕国附近,出了大山算是见识了徐州的繁华。</p>

马路双向四车道,对向两辆马车疾驰而过,不用减速。大道旁边是种植的高树干的梨树,柿子树等等。</p>

路上马车、骑马的、步行的都有。行人走路的两侧,车、马走道路中间。</p>

商旅、行人面色都比较好,而且大多洋溢着自信。</p>

更有十五六岁的小年轻在河滩上纵马疾驰。</p>

而且这一路了解到,徐州有生育补贴和为没奶的孩子发放奶粉,造就了徐州人口生育非常多。</p>

每年生小孩,多达三十多万。</p>

这个速度可是相当快的,十几年人口就能翻一翻。</p>

徐庶返回徐州,吕布练习新兵呢,这一次算是大招兵,从徐州招募新兵三万。</p>

“元直回来了,这一路见闻如何,徐州可解决了温饱?”</p>

“徐州温饱已经解决,吃饱喝足不成问题。但是贫富分化依然厉害,大户还是大户,农户还是农户。不过但凭吃饱喝足这一条,温侯足以笑傲诸侯。”</p>

“徐州正当用人之际,元直可愿意留下助我一臂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