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九十四章 风云(10)(2 / 2)

“等着瞧吧……”朱慈烺笑的悠然:“我这么轻身进来,可不是来唱空城计的……你那好侄子刘清泽可是能生吃人肉的主……刘孔和,你就在我身边,看我怎么把淮安城这个局给翻过来!”</p>

……</p>

……</p>

由扬州至淮安,有陆路官道,也有运河畅通而行,官道是从东门或是北门走,一路穿州过城,都是通衢大道,十分便当。</p>

缺点便是人烟稠密,想放开脚程赶路,就不如走沿着运河到淮安的夹堤小道。</p>

</p>

就在清晨时分,林荫之下的沿河人家都被轰隆隆的巨大响声给惊醒了,不少男子喝斥着小孩子不要跑出来,自己却披着衣服,还有少量的人嘴里叼着旱烟袋,忧心忡忡的站在自家的院门前,仰望着高大的河渠堤岸上究竟是怎么回事。</p>

最近流言频传,都说流贼打下了北京城,叫李闯的流贼头目坐了龙廷,皇上已经自杀殉了国,南京的大人先生们正在议立新君……</p>

这些消息,当然都是各村的读书先生们嘴里说的,大伙儿听着,也就当个热闹笑话儿,谁坐龙廷,当百姓的还不是一样扛活下地,不得一样有交不完的皇粮国税!</p>

可不管怎么说,这天下一乱,还是让人六魂不安,现在各人的心里头就巴不得赶紧有人把龙廷宝座给坐稳了……姓朱还是姓李的都无所谓,除了那些食古不化的读书读背晦了的老棺材瓤子,谁还他娘的在意这个!</p>

这会子是明显过兵了,轰隆隆的声响宛若雷鸣,一下下似乎就在人的心里头炸响,弄的人六神不安,再过一会儿,可以看到好多面鲜红的旗帜,有几个戴方巾的秀才识货,因在人群中念道:“是提督军门旗……难道是路巡抚?”</p>

“你那是屁!”有人驳道:“路抚台在淮安,怎么能打扬州往淮安去?”</p>

“说的也是……”先前那人失了面子也不介意,只是皱着眉道:“打军门旗,淮扬镇总兵可不够格儿……”</p>

“哟……瞧见没有?”</p>

“瞧着了!那些个亲兵中间那位,穿着‘老公’服饰,准是太监没错!”</p>

就在队伍前列之中,在大队衣甲鲜亮的将领和亲兵中间,有一个中年男子,头顶纱帽,蓝绸圆领,金镶玉的腰带,高脚官靴……脸上那光溜溜的样儿一看就叫人能认的出来,就是一个没卵子的太监。</p>

而此人倒是和寻常普通的太监不同,一般的老公因为阳气衰微,阴气太浓,所以瞧着都是一副衰颓不振的样儿,要不然就是男人女相,脸上就是一股子说不出的阴柔味道,可这队伍中的太监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面色如铁,除了服饰和脸上实在没胡子外,还真瞧不出来是一个阉人!</p>

此人便是高起潜,他是明季赫赫有名的监军太监之一,也是崇祯的心腹太监,早年在北,前些年被调到淮扬一带,监视长江沿线,说起来也是崇祯在江南一带的布子,因为信任此人的统兵驭下的能力,所以早早放了过来,也因他带兵多年,所以自己有不弱的亲兵队伍</p>

“高大伴,是否还能再快一些?”</p>

队伍之中,同样是纱帽圆领,也同样的肤白无须,向来以潘安貌自诩的陈名夏夹在一群太监群中,这会子倒是后悔自己没留一嘴胡子了……不过这只是闲白,要紧的大事使他急的满头大汗,策马疾驰的时候,他不停的催促,请求,请对方快一些,再快一些!</p>

“急什么?”</p>

高起潜眯起眼,看看天色,然后才对着陈名夏冷然道:“咱家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了,难道不比你陈大人急?”</p>

“可太子就在淮安府城里头……”</p>

“哼,怪不道刘泽清都瞧不起你们这些白脸相公……”高起潜洒然一笑,道:“殿下是能带二三百人的内操,和过千闯贼精锐交手不落下风,这会子在淮安城中有刘孔和这个内应,有殿下亲自带内操官兵在,更有路振飞这厮帮手……咱家知道,这个巡抚有威望!咱家现在是瞧准了,小爷这一着棋下的十分凶险……不过不险的话,又怎么能出乎意料之外?不要说咱家听你说起此事吃了一惊,怕是刘泽清自己也没想着,一个月前,皇上和太子还是生死未卜,一个月后,小爷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淮安城,去夺他的军,要他的命!”</p>

说到这,这个向来在外领军的权阉拼命摇头,竟也是不胜唏嘘的样子:“皇爷向来性子刚烈坚毅,不过怕也不如小爷敢把自己置于如此险地。不过,这也太险了,太险了。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小爷这是何必,何苦!”</p>

陈名夏在一边冷冷一笑,在马上昂然扬鞭,一时间竟也是意气自雄,只向着高起潜道:“父子南逃,国失大半,江南半壁只仰仗这几镇骄兵悍将……高杰有孙传庭来制,黄得功和刘良佐有马士英管着,小爷只管收拾刘泽清,不把这一镇兵拿到手,梦魂难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